理財和基金的區(qū)別 關(guān)于理財和基金的區(qū)別介紹
2023-01-26
更新時間:2022-03-08 13:36:02作者:未知
姓氏,只是一個符號,凝集一個家族的象征!現(xiàn)在若在利益面前,什么都是浮云。
一、出自汪芒氏
商時有汪芒國,國君為防風(fēng)氏,漆姓,守封禺之山?!豆沤裥帐蠒孀C》說汪姓“出自古諸侯汪芒氏后裔”,《通志·氏族略》也說:“商代有汪芒(又作汪罔)國,其人以國為氏。”相傳汪芒是巨人之國。防風(fēng)氏身高三丈。當(dāng)時大禹在會稽召集天下諸侯,防風(fēng)氏遲到了,結(jié)果被大禹處死。國人后來遷居湖州的山里,稱汪芒氏。
戰(zhàn)國時楚國滅越,汪芒氏也被攻破,后來逃到安徽南部的歙縣一帶,改姓汪氏,即安徽汪姓。
二、出自姬姓
是周公之子伯禽之后。春秋時,魯成公的庶子滿因食邑于汪(在今山東省境內(nèi)),其后人以邑為姓,即山東汪氏。清人張澍《姓氏尋源》說:“汪氏之先出魯成公支子,食采于汪,因以為氏。”魯國為春秋戰(zhàn)國時期周王朝之同姓封國,周族的始祖為后稷,傳說是因姜螈踩了巨人的足跡而生,始姓姬。周武王克商后建立了西周,為了便于統(tǒng)治這廣大的新疆土,必須建立屬國以擁護(hù)王室,于是采取了分封制。
武王、周公、成王先后分封了71個諸侯國,其中有其兄弟15人,同姓14人,周王室子孫一般都得到封地,做了大小諸侯。周公的長子伯禽被封為魯侯,建都曲阜(今山東西南部),魯國第21位君主是魯成公,成公庶子(舊稱妾所生的孩子)姬滿的封地在汪,其后代便以邑名“汪”為姓。關(guān)于汪姓為魯成公之后,清代學(xué)者汪琬《堯峰文鈔》卷一《汪姓緣起考》中記述了其神奇經(jīng)歷:“吾汪當(dāng)從姬姓裔為正。又按舊譜,魯成公庶子生而有文在其手,左水右王,故名曰汪。其后子孫遂氏之。……吾汪氏之得姓,當(dāng)從食采為正。
蓋始則以采地為氏,繼則以氏為姓也。”就是說魯成公庶子生下來時,左、右手上分別寫有“水”、“王”二字,因此取名為汪,其后子孫以汪為氏,繼而以氏為姓。安徽《祁門縣志·氏族考》記載得更富傳奇色彩:“汪氏得姓始于潁川侯,姓姬名汪,魯成公黑肱之次子也。始母夫人姒氏,夢游汶 (今山東汶上縣,春秋時為魯國中都邑),觀彩虹亙天,心知其祥,覺而有孕,孕二十五月而生子,握手三月乃開,左(手)有水紋,右(手)有王紋,合成汪字,遂以名之為魯上大夫采邑,潁川因以為姓。”
三、少數(shù)民族汪姓
《遼史》、《金史》、《元史》以及《李朝實錄》等書中,都記載有不少女真姓,多為多音節(jié)的姓,女真人進(jìn)入中原地區(qū)后,受到漢文化的影響,開始將女真語姓改為漢字姓,這其中就有將古里申氏、汪古氏等改為漢”族汪姓的。《續(xù)通志·氏族略》載:元時翁觀,即汪古,亦作黃摑、雍古部人以汪為氏。
元代汪世顯家族就是汪古部落之汪姓。
滿族汪姓《清朝通志·氏族略》載:汪,清滿洲人姓,世居沈陽。劉慶華《滿族姓氏錄》稱:清滿洲八旗瓜爾佳氏、完顏氏等均有改姓汪的。今河北隆化縣滿族有汪姓。
土族汪姓明洪武四年(1371年),南木哥率部歸附明朝,因功授指揮僉事。南木哥子叫汪失去加,取汪失去加之首字為姓,稱汪土司。
由此,其后裔及所部民眾以汪為姓。
瑤族汪姓 古代明朝宦官汪直就是瑤族人。
另外,在土家族、回族、錫伯族、東鄉(xiāng)族等少數(shù)民族中亦有汪姓。
四、翁姓改姓
翁姓避亂改姓是這一歷史時期汪姓的又一來源。翁姓也是姬姓的一個分支,據(jù)《元和姓纂》記載,西周初年,昭王的支庶子孫受封于翁山(今浙江省定??h東,一說在廣東省翁源縣東),其后以邑名“翁”為姓。唐德宗時期,翁氏有一個支脈何公由中原入莆,卜居莆陽興福里(今莆田北高竹莊),為入莆始祖。
傳入第五世,生下翁乾度。翁乾度在五代后晉天福年間(936年)官拜郎中,娶妻陳氏,生六子。長子處厚,字伯起,宋太祖建隆元年進(jìn)士,官至禮部尚書員外郎;次子處恭,字伯虔,宋太宗雍熙二年進(jìn)士,官拜泉州法曹;三子處易,字伯簡,宋太祖建隆元年與長兄同榜進(jìn)士,官至劍南少尉;四子處樸,字伯惇,宋太祖開寶六年進(jìn)士,官都曹長判官;五子處廉,字伯約,宋太祖開寶六年與四兄同榜進(jìn)士,官至大理司直、監(jiān)察御史;六子處休,字伯容,宋雍熙二年與二兄同榜進(jìn)士,官拜朝散郎,韶州通判。翁氏六子齊榮,當(dāng)時被譽(yù)為“滿朝翁六桂聯(lián)芳”,遂傳為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