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和基金的區(qū)別 關于理財和基金的區(qū)別介紹
2023-01-26
更新時間:2022-03-08 13:36:41作者:佚名
廈門大學、集美大學均為陳嘉庚先生創(chuàng)建,集美大學更早,只是其前身是陳嘉庚先生創(chuàng)辦的集美學村。
陳嘉庚的后人共有三百多人,目前分布在新加坡、馬來西亞、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香港等國家和地區(qū)。
陳嘉庚共有九子八女:長子陳厥福、次子陳厥祥、三子陳博愛、四子陳博濟、五子陳國慶、六子陳元凱、七子陳元濟、八子陳國懷、九子陳元翼;長女陳愛禮、次女陳來好、三女陳愛蕙、四女陳秀滿、五女陳亞柿、六女陳愛珠、七女陳寶治、八女陳愛英。
陳厥福(1894~1989) 又名陳濟民,曾就讀于國立北京大學,專業(yè)地理,懂英語。曾在新加坡里峇峇利路陳嘉庚橡膠制品公司總辦事處任職。1934年在李光前辦的橡膠公司工作。
陳厥祥(1900~1965) 讀過集美中學,略懂英語,曾在陳嘉庚橡膠制品公司任職,1945年移居香港,任集友銀行經理。
陳博愛(1907~1944) 廈門大學肄業(yè),好學嫻文,在三寶哇陳嘉庚橡膠制品廠任職,1944年病逝于蘇門答臘療養(yǎng)院。
陳博濟,過繼給叔父陳敬賢為長子。
陳國慶,1912年5月19日生于新加坡,中、英文皆佳,1931年在陳嘉庚公司任職,直到1934年公司收盤。后任德康磚廠和集美膠園(在柔佛)經理。德康磚廠是新加坡規(guī)模最大的第二大磚廠,月產100萬塊磚。
陳元凱,畢業(yè)于新加坡華文學校和英華學校,獲1924年創(chuàng)立的萊佛土學院的科學學士學位。
陳國懷,由葉氏撫養(yǎng)長大,曾就讀刁:新加坡海岸路Patrick學校,完成高級劍橋證書,曾在香港啟德機場的啟德航空學校學習,原擬去美攻讀航空工程,1942年因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航運受阻未成行。
陳元翼,讀過歐南(Qutram)路華僑工商學校,完成高級劍橋證書后,又到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深造,獲企業(yè)管理學士學位。
陳愛禮,1920年和李光前結婚。李光前和陳嘉庚既是親戚,又都有“橡膠大王”之譽,有必要在本文作適當介紹。李光前光緒十九年(1893)出生于福建南安芙蓉。青年時往新加坡經商,1923年被選為新加坡華商銀行(ChineseCommercialBank)董事長。1928年8月30日自組南益橡膠公司。1934年任華僑銀行董事Z席。李光前對僑鄉(xiāng)教育、醫(yī)療事業(yè)、公益事業(yè)貢獻巨大。單在1951年即匯贈廈門大學600萬港元,興建建南大禮堂、圖書館、生物館、化學館、物理館、廈大醫(yī)院、體育場、游泳池和宿舍大樓十棟。他在南安興建國光中學,四所小學,1954年又擴建24棟樓房。1964年不幸患肝癌,1967年病逝于新加坡。
陳來好,1923年與林聰科結婚。林聰科是林義順的兒子。林義順是廣東潮州幫最富有最有影響力人物。1938年2月在瑞士去世。
陳愛蕙,丈夫是PohTeng-kok。
陳秀滿,嫁檳榔嶼溫凱鴻,溫凱鴻畢業(yè)于麻省理工學院,畢業(yè)后在佳年輪胎任職。以后在三寶哇橡膠廠工作。戰(zhàn)時日軍占領馬來亞期間,溫凱鴻死于檳城。
陳亞柿(1908~1941) 與謝英偉結婚。
陳愛珠 1928年與馬六甲曾江水之次子曾生寶結婚。
陳寶治(弟) 嫁李田佑,李曾任道南學校校長。
陳愛英,過繼給陳敬賢為嗣女,嫁秋恨水之子秋伯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