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蕩漾的意思是什么 怎么理解碧波蕩漾的意思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6-11 13:26:29作者:佚名
寫作背景通常指作者寫這篇文章時所處的年代、人文環(huán)境、所發(fā)生的歷史事件、自己家庭遭遇的變故等等,會在文章中有所流露。比如魯迅的文章寫作背景是五四青年運動時期,文章中流露出對當權者無能的憤恨及對人民群眾思想麻木的無奈。
朱自清《背影》寫作背景
《背影》是朱自清1925年寫下的一篇散文名篇,記述的是1917年他在北大讀書時的經(jīng)歷。寫作的緣由作者在《背影》的文末已經(jīng)有所交代,是因為父親給他寫的一封信。信中父親提到近日身體不好,恐怕大限將至,令作者心生感觸,所以才揮筆寫就。
1925年,正是民國軍閥割據(jù)時代。當時的世界列強對中國虎視眈眈,國際國內(nèi)形勢波云詭譎。老百姓和知識分子身處這樣一個大動蕩、大混亂的背景下,生活朝不保夕,對命運前途的展望一片黯淡。朱自清是一個外圓內(nèi)方的人,表面溫和、待人敦厚,但內(nèi)心卻有自己的氣節(jié)與堅持。
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一個“愛平靜愛自由的個人主義者”。同年10月,朱自清寫下這篇質(zhì)樸感人的敘事抒情散文,記述了八年前和父親在浦口車站分別時的情景,表現(xiàn)了父親愛子的真摯感情,抒發(fā)了自己在生活困頓、精神壓抑的境遇下對父親深切的懷念之情。
徐志摩《再別康橋》寫作背景
此詩作于徐志摩第三次歐游的歸國途中。時間是1928年11月6日,地點是中國上海。7月底的一個夏天,他在英國哲學家羅素家中逗留一夜之后,事先誰也沒有通知,一個人悄悄來到康橋找他的英國朋友。
遺憾的是他的英國朋友一個也不在,只有他熟悉的康橋在默默等待他,一幕幕過去的生活圖景,又重新在他的眼前展現(xiàn)……由于他當時時間比較緊急,又趕著要去會見另一個英國朋友,故未把這次感情活動記錄下來。
直到他乘船離開馬賽的歸國途中,面對洶涌的大海和遼闊的天空,才展紙執(zhí)筆,記下了這次重返康橋的切身感受。
余光中《鄉(xiāng)愁》寫作背景
1937年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10歲的余光中隨父母輾轉于上海、重慶等地。22歲那年,余光中隨家人來到臺灣,并考取了臺灣大學外文系。
雖然專業(yè)是外文,余光中卻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有濃厚的興趣。他在詩歌、散文、評論、翻譯都有大量著述,而其中成就最杰出的,當屬詩歌。人們評論,他的詩題材廣泛,風格屢變,技巧多姿,融匯了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中國與西方的筆法。因此,他被譽為臺灣現(xiàn)代派“十大詩人”之一。
1971年,20多年沒有回過大陸的余光中思鄉(xiāng)情切,在臺北廈門街的舊居內(nèi)賦詩一首。寫完后,詩人熱淚盈眶,沉吟良久。這就是后來被海外游子不斷傳唱的《鄉(xiāng)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