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蕩漾的意思是什么 怎么理解碧波蕩漾的意思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3-10 07:42:57作者:佚名
牛虻的讀音是[niú méng]。聲母是n,m;韻母是iu,eng;都讀作第二聲。牛虻中的虻發(fā)音méng。牛虻,虻的俗稱,狀似蠅而稍大,雌蟲刺吸牛等牲畜的血液,危害家畜。為中型到大型的種類,強壯而有軟毛,通常稱為牛虻。概形灰黑,粗壯,呈長卵形。體長約19毫米,寬約6毫米。大型虻體長達40毫米,較少見。頭闊、呈半球形,兩側(cè)復眼大,口器刺吸式,觸角三節(jié),短。胸部背板及小盾片灰色。體多被黑色軟毛及灰白粉質(zhì)物。一對前翅發(fā)達,透明膜質(zhì),翅脈棕色;后翅退化成平衡棒,黃色。腹橫節(jié)狀,端部弧形;具六足,粗壯。7—9月成蟲,善遠距飛翔,多見于郊野及牲畜聚集場所。
漢字的影響:
漢字作為承載文化的重要工具,當前留有大量用漢字書寫的典籍。不同的方言、甚至語言都使用漢字作為共同書寫體系。在古代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琉球群島,以及位于婆羅洲的蘭芳共和國,漢字都曾是該國正式文書的系統(tǒng),因而漢文化在歷史上對周邊文明的傳播分享有著重要作用。
由于漢字和發(fā)聲的聯(lián)系不是非常密切,比較容易被其他民族所借用,如日本、朝鮮半島和越南都曾經(jīng)有過不會說漢語,單純用漢字書寫的歷史階段。漢字的這個特點對于維系一個文化圈一個充滿各種互相不能交流的方言群體的民族發(fā)揮了主要的作用。
漢字對周邊國家的文化產(chǎn)生過巨大的影響,形成了一個共同使用漢字的漢字文化圈,如日本、越南和朝鮮半島、琉球群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