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蕩漾的意思是什么 怎么理解碧波蕩漾的意思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3-10 09:22:48作者:未知
王昌齡,字少伯,號不詳!王昌齡與李白、高適、王維、王之渙、岑參等人交往深厚。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邊塞詩最為著名,有“詩家夫子”、“七絕圣手”之稱。著有《王江寧集》六卷。在安史之亂,被刺史閭丘曉所殺。
人物生平
嵩山學道:唐武則天圣歷元年(698年),王昌齡出生在山西太原。唐玄宗開元八年庚申(720年),二十三歲,是年前后,曾居嵩山學道。唐開元十一年癸亥(723年),二十六歲,約在是年前后,客河東并州、潞州。
文學成就:王昌齡存詩181首,體裁以五古、七絕為主,題材則主要為離別、邊塞、宮怨。就數(shù)量之多,體制之備,題材之廣說,王昌齡的詩實不如李白、杜甫和高適、岑參,但他的詩質(zhì)量很高。邊塞詩可并高適、岑參而三,四杰以后,詩壇幾乎沒有邊塞詩作。唐玄宗改府兵制為募兵制后,文人掀起了從軍熱以求邊功。
投筆從戎:大約二十歲,王昌齡離開家鄉(xiāng),開始一段學道的經(jīng)歷。開元年間,正是盛唐氣象的鼎盛時期,王昌齡在詩中對盛世景象竭盡全力、忠貞不已地加以歌頌。對盛世的信仰,正是王昌齡一生最堅實的信心、力量、希望和理想的源泉,以至日后長期身處讒枉和淪棄之境,也難以改變?;馃岬哪甏?,像王昌齡這樣有抱負的時代青年,只是把學道當成了一種好奇而已。不久他便到長安謀求發(fā)展,沒見什么成效,于是他西出長安,投筆從戎,從此踏上西出長安,踏上出塞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