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蕩漾的意思是什么 怎么理解碧波蕩漾的意思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6-28 15:08:08作者:未知
1、我國古代以白銀作為主要的流通貨幣,是從元代開始的,而且標(biāo)準(zhǔn)單位是「兩」。那種像船一樣的「元寶」,就是所謂「元代的寶貨」。元朝的元寶銀錠以兩為單位,有「50」、「20」、「12、5」三種規(guī)格。
2、元蒙沒有入主中原以前,受西亞國家的影響,曾經(jīng)鑄造過銀幣。也受漢文化影響,也鑄造過外圓內(nèi)方的「大朝通寶」。入主中原以后,主要貨幣就是「元寶」。從元、明、清開始,白銀成為主要貨幣,銅錢退居次要位置,即便是鈔票等信用貨幣,其【標(biāo)的物】也是白銀,而不是銅錢。
3、所以,元、明、清三代,大部分時期銀子都是以「兩」做主要單位計算的。到清末民國才有「銀元」這種標(biāo)準(zhǔn)統(tǒng)一貨幣,「元」就成了貨幣單位,直到今天。
4、在元明清三代,一兩銀子購買力是非常強的,一般的普通消費,一兩銀子絕對是要割開使用的。我們知道,白銀本身就是貴金屬,是非常保值的貨幣。(中國在古代就是最大的貿(mào)易順差國,當(dāng)時的絲綢、瓷器、茶葉貿(mào)易,使得西方在美洲殖民掠奪來的白銀,大約三分之一都流入了中國。明代隆化以后,白銀開始貶值,但即便是這樣,白銀的購買力依然很強。)據(jù)一些學(xué)者估算的材料,如:明代嘉靖、萬歷時期一兩銀子可以買大米兩石,大致相當(dāng)于今天的500——600元人民幣。在元、明、清三代,國家發(fā)型的銀錠,最小的單位是「十兩」。「十兩銀子」在明清也能過幾個月的日子。在唐宋時代是一筆巨款。 平時生活購物,銀錠就要分割開來用,以「兩」、「錢」做單位,或者再以銅錢作為輔助。
5、明清時代的大媽、店小二等市井小民,都是分割銀子和識別成色、估算重量的高手。銀子跟金子一樣很軟,牙齒都可以咬出印記,所以,用鐵器很輕松的就可以割開。
6、因此,久而久之,市場上購物流行的銀子,都是「碎銀子」。十兩、五十兩一個的元寶銀錠,用于大額支付、官方、銀行結(jié)算等場合。 碎銀子的形狀是不規(guī)則,也很容易參假,那么做生意的小商人,飯店老板,平時買菜買米的大媽,經(jīng)過生活經(jīng)驗的「千錘百煉」,就擁有了跟今天超市收銀員一樣的技能。
7、再普及下計量單位:明朝一兩百銀=200元人民幣=1000文錢=1吊(貫),而1錢=0.2元。例如在清朝一兩銀子足可以買150斤高檔大米。宋朝一兩銀子買200多斤大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