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蕩漾的意思是什么 怎么理解碧波蕩漾的意思
2023-01-30
更新時(shí)間:2022-07-05 20:15:48作者:佚名
1、“沛國(guó)譙縣”讀音:pèi guó qiáo xiàn。
2、春秋時(shí)期,為陳國(guó)焦邑。秦,為譙縣,屬碭郡。漢元朔(前128年至前123年)中,譙縣改屬沛郡。建武十八年,譙縣改屬沛國(guó)。唐武德四年(612年),為亳州治。
3、古焦國(guó)(今安徽亳州[1])。春秋時(shí)期,為陳國(guó)焦邑。楚成王三十六年(前637年),楚伐陳,為楚譙邑,后置譙縣,秦屬碭郡。故址在安徽亳州譙城區(qū)[1]。漢元朔(前128年至前123年)中,譙縣改屬沛郡。王莽篡漢,改沛郡為吾符(府)郡(仍治相),改譙縣為延成亭。東漢初,復(fù)舊名。商代三亳之南亳,唐李泰撰《括地志》記載宋州谷熟縣西南三十里南亳故城,即南亳,湯所都也?!睗h唐谷熟縣治為今谷熟鎮(zhèn),原屬商丘縣,1951年后劃歸谷熟縣,1954年谷熟縣制撤銷后并入虞城縣。今河南商丘市睢陽(yáng)區(qū)塢墻集在虞城谷熟鎮(zhèn)西南35里處(即今安徽亳州市)。
4、建武十八年,遷豫州治于譙縣。二十年六月乙未,譙縣改屬沛國(guó)。建安十八年(213年)為譙郡治。黃初三年(222年),詔以譙城為陪都,與長(zhǎng)安、許昌、洛陽(yáng)、鄴并稱“五都”。晉永昌元年(322年)十月,后趙石勒陷譙城,豫州改治壽春(今壽縣城關(guān)鎮(zhèn)),義熙十三年(417年)為北譙郡治。東魏時(shí),廢入小黃縣(也在今亳州市區(qū))。隋大業(yè)三年(607年)四月,改小黃縣為譙縣,為譙郡治。唐武德四年(612年),為亳州治。天寶元年(742年)二月,改亳州為譙郡,至德二載(757年)十二月,改譙郡復(fù)為亳州,譙縣均為治所。金貞元三年(1215年),升亳州為集慶軍,譙縣為軍治。南宋端平元年(1234年),蒙古改集慶軍為亳州。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二月至十八年五月,譙縣為紅巾軍所創(chuàng)大宋龍鳳政權(quán)的首都。明洪武元年(1368年),撤銷譙縣入亳州。
5、譙縣,為三國(guó)著名軍事統(tǒng)帥曹操、曹魏名將夏侯惇、夏侯淵、許褚、曹仁等的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