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蕩漾的意思是什么 怎么理解碧波蕩漾的意思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7-06 16:18:10作者:未知
1、水星最接近太陽,是太陽系中體積和質(zhì)量最小的行星。常和太陽同時出沒,中國古代稱之它為“辰星”。水星在直徑上小于木衛(wèi)三和土衛(wèi)六。
2、太陽系中第六大行星,太陽系中溫度最高的行星,中國古代稱之為太白或太白金星。它有時是晨星,黎明出現(xiàn)于東方天空,被稱為“啟明”;有時又是昏星,黃昏后出現(xiàn)西方天空,被稱為“長庚”。
3、地球是距太陽第三顆,也是太陽系第五大行星,地球是太陽系中密度最大的行星。地球,當然不需要飛行器即可被觀測,然而我們直到二十世紀才有了整個行星的地圖。由空間拍到的圖片應具有合理的重要性;舉例來說,它們大大幫助了氣象預報及暴風雨跟蹤預報。
4、火星為距太陽第四近,也是太陽系中第七大行星;中國古代稱“熒惑星”,火星在心宿內(nèi)發(fā)生“留”的現(xiàn)象稱為熒惑守心?;鹦牵ㄏED語: 阿瑞斯)被稱為戰(zhàn)神。這或許是由于它鮮紅的顏色而得來的;火星有時被稱為“紅色行星”。
5、木星是離太陽第五顆行星,中國古代稱為歲星,因為他公轉(zhuǎn)一周正好是12年,也就是一地支,木星是太陽系行星中質(zhì)量最大的一顆,它的質(zhì)量是所有其他的7顆行星的總和的2.5倍,或是地球的318倍,體積為地球的1316倍,由于它巨大的體積,人們不用望遠鏡就可以看到它,木星被稱為“太陽系行星之王”。它擁有著全太陽系中最快的自轉(zhuǎn)速度。
6、土星是離太陽第六遠的行星,也是八大行星中第二大的行星,中國古代稱為“鎮(zhèn)星”,是太陽系密度最小的行星,可以浮在水上。
7、海王星是環(huán)繞太陽運行的第八顆行星,也是太陽系中第四大天體(直徑上)。海王星在直徑上小于天王星,但質(zhì)量比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