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蕩漾的意思是什么 怎么理解碧波蕩漾的意思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8-10 08:39:43作者:佚名
自是之后孟子不復諠矣翻譯是:從那件事以后,孟子不再遺忘書中的內(nèi)容了。
出自:漢朝 韓嬰《孟母戒子》
原文:
孟子少時,誦,其母方織。孟子輟然中止,乃復進。其母知其愃也,呼而問之:“何為中止?”對曰:“有所失,復得。”其母引刀裂其織,以此戒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復喧矣。
釋義:
孟子小時候,在他背誦的時候,他的母親正在織布。孟子突然停止,又繼續(xù)背誦下去。孟子的母親知道他遺忘了書中的內(nèi)容,于是把他叫來問道:“為什么中斷背書?”孟子回答說:“有所遺忘,后來又想起來了。”這時孟子的母親拿起刀割斷了布,以此來警戒孟子,從那件事以后,孟子不再遺忘書中的內(nèi)容了。
少時:小時候。誦:背誦,背書(讀出聲音來)。輟(chuò)然:突然中止的樣子。輟,停止。復:再,又。進:背誦下去。
主題思想:
該古文主要講述了孟母教育孟子的所作所為,告訴人們作為小輩要善于理解長輩的教導,以及講讀熟書的重要性。
作者成就:
韓嬰繼承和發(fā)揚了儒家思想,其思想直接承襲荀子,但又尊信孟子,以“法先王”代替“法后王”,以“人性善”代替“人性惡”。使儒家內(nèi)部斗爭最激烈的兩派觀點達到統(tǒng)一。
他繼承和發(fā)揚了孟子的“貴民”的思想。認為“百姓與之則安,輔之則強,非之則危,倍之則亡”。統(tǒng)治者要“以百姓為天”,要想治理天下,必須“養(yǎng)民”。統(tǒng)治階級必須不淫佚侈靡,應(yīng)節(jié)儉,“用不靡時,養(yǎng)不害生”,以達到“天下和平,國家安寧”,為此,必須“教民”。
韓嬰的思想主張為廣泛傳播儒家思想,為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shù)”作了思想準備?!稘h書·藝文志》《易》類有《韓氏》二篇;《詩》類有《韓故》36卷,《韓內(nèi)傳》四卷、《韓外傳》六卷、《韓說》四十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