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蕩漾的意思是什么 怎么理解碧波蕩漾的意思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8-19 19:15:55作者:佚名
《茶錄》和《荔枝譜》的作者是:北宋蔡襄。《茶錄》是古代中國飲茶論著,全書分為兩篇,上篇主要論述茶湯品質(zhì)和烹飲方法,下篇論器,分茶焙、茶籠、砧椎、茶鈴、茶碾、茶羅、茶盞、茶匙、湯瓶九目?!独笾ψV》分七篇,對荔枝的功用、產(chǎn)地等進行論述。
《茶錄》,古代中國飲茶論著。共一卷,一作二卷。北宋蔡襄(1012—1067)作于北宋皇佑年間(1049—1053),是宋代重要的茶學專著。
蔡襄有感于陸羽《茶經(jīng)》“不第建安之品”而特地向皇帝推薦北苑貢茶,由此寫作《茶錄》。
全書分為兩篇。上篇論茶,分色、香、味、藏茶、炙茶、碾茶、羅茶、侯茶、熁盞、點茶十目,主要論述茶湯品質(zhì)和烹飲方法。下篇論器,分茶焙、茶籠、砧椎、茶鈴、茶碾、茶羅、茶盞、茶匙、湯瓶九目。是繼陸羽《茶經(jīng)》之后最有影響的論茶專著。
創(chuàng)作歷程
蔡襄不但在文學方面造詣較深,而且對植物學也頗有研究,尤其是農(nóng)藝名著《茶錄》和《荔枝譜》,在古今中外產(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這些著作先后被譯成英文、法文等傳到國外去。本文單說《茶錄》對后世的影響。
宋治平元年(公元1064年)五月二十六日,三司使給事中蔡襄為《茶錄》寫了后記。他說,宋皇?年間,任福建轉(zhuǎn)運使時,每年進貢福建的龍茶,深受仁宗皇帝的贊賞。
在《茶錄》序言中,他說了寫作的原由和目的:“陛上諭臣,先任福建轉(zhuǎn)使,日所進上品龍茶,最為精好。臣退念草木之微,首承陛下知鑒,若處之得地,則能盡其材也。”
他認為,“陸羽《茶經(jīng)》,不第建安之品,丁謂《茶圖》,獨論采制之本,至于烹試,曾未有聞”。因此,他“輒條數(shù)事,簡而易明,勒成二篇,名曰《茶錄》”。
《荔枝譜》
書分七篇。第一篇述福建荔枝的故實及作此譜之由;第二篇述興化人重陳紫之況及陳紫果實的特點;第三篇述福州產(chǎn)荔之盛及遠銷之情;第四篇述荔枝用途;第五篇述栽培之法;第六篇述貯藏加工方法;第七篇錄荔枝品種32個,載其產(chǎn)地及特點。全書內(nèi)容較為詳實。
作品影響
宋代蔡襄之后,歷代出現(xiàn)不少記福建荔枝的專書,如明末鄧慶采《閩中荔枝通譜》中除收蔡襄譜之外,還收載了明代徐()、宋玨、曹蕃及編者本人的福建荔枝譜。其中徐()《荔枝譜》分為七卷,卷一記福建的荔枝品種:福州品43種,興比品27種,泉州品21種,漳州品13種,去其重復(fù),共94種,每種略記其產(chǎn)地及性狀。卷二介紹荔枝的種植、果實的貯藏、加工和啖食的方法。卷三收集了荔枝的典故。卷四、五、六收集了有關(guān)荔枝的詩文。卷七收錄作者的荔枝詩。徐譜是自古以來記述荔枝最詳細的一種,為研究荔枝史的重要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