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蕩漾的意思是什么 怎么理解碧波蕩漾的意思
2023-01-30
更新時(shí)間:2022-08-22 20:23:42作者:未知
關(guān)于杏花的詩1、杏花村館酒旗風(fēng),水溶溶。2、揚(yáng)殘紅野渡,舟橫楊柳綠陰濃。2、杏花飛簾散余春,明月入戶尋幽人。3、杏花含露團(tuán)香雪,綠楊陌上多離別。4、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5、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6、當(dāng)年蘇溪亭上草漫漫,而今誰倚東風(fēng)十二闌。7、燕子不歸春事晚,一汀煙雨杏花寒。
1、“杏花村館酒旗風(fēng)。水溶溶。揚(yáng)殘紅。”
《江神子·杏花村館酒旗風(fēng)》
宋代:謝逸
杏花村館酒旗風(fēng)。水溶溶。揚(yáng)殘紅。野渡舟橫,楊柳綠陰濃。望斷江南山色遠(yuǎn),人不見,草連空。
夕陽樓外晚煙籠。粉香融。淡眉峰。記得年時(shí),相見畫屏中。只有關(guān)山今夜月,千里外,素光同。
釋義:
杏花村館酒旗迎風(fēng)。江水溶溶,落紅輕揚(yáng)。野渡無人舟自橫,兩岸楊柳綠蔭濃。遙望江南山色遠(yuǎn),人影不見。
惟有芳草連碧空。樓外夕陽晚煙籠。粉香四溢淡眉峰。記得去年,與你相見畫屏中。今夜關(guān)山萬千重,千里外,素光明月與君共。
2、“杏花飛簾散余春,明月入戶尋幽人。”
《月夜與客飲酒杏花下》
宋代:蘇軾
杏花飛簾散余春,明月入戶尋幽人。
褰衣步月踏花影,炯如流水涵青蘋。
花間置酒清香發(fā),爭(zhēng)挽長條落香雪。
山城薄酒不堪飲,勸君且吸杯中月。
洞簫聲斷月明中,惟憂月落酒杯空。
明朝卷地春風(fēng)惡,但見綠葉棲殘紅。
釋義:
杏花飛撲簾幕散播著最后的春光,明月進(jìn)入門戶尋找我這幽居的人。
提起衣袍在月下漫步踏著搖曳花影,月華如水,點(diǎn)點(diǎn)花影有如水中飄浮的青萍。
在花下安排酒席杏花清香流溢,客人爭(zhēng)攀枝條花片如紛紛香雪。
山城酒薄喝起來沒有味道,勸各位不如吸取映入杯中的明月。
清越的洞簫聲在這月明之夜吹斷,我只愁明月落下,酒杯空空。
明朝可惡的春風(fēng)卷地刮起,就只見綠葉叢中棲息著點(diǎn)點(diǎn)殘紅。
3、“杏花含露團(tuán)香雪,綠楊陌上多離別。“
《菩薩蠻·杏花含露團(tuán)香雪》
唐代:溫庭筠
杏花含露團(tuán)香雪,綠楊陌上多離別。燈在月朧明,覺來聞曉鶯。
玉鉤褰翠幕,妝淺舊眉薄。春夢(mèng)正關(guān)情,鏡中蟬鬢輕。
釋義:
杏花含著晶瑩的晨露,一簇簇好似凝香的雪團(tuán)。在我們分手的小路上,自古就有很多傷心的離別。孤燈搖曳在殘?jiān)码鼥V中,夢(mèng)醒時(shí)聞曉鶯啼鳴。
翠帳還需玉鉤掛起,隔宿的淡妝黛色已輕。夢(mèng)中情景惹引情思種種,凝眸,鏡中的蟬鬢薄又輕。
4、”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fēng)。”
《絕句·古木陰中系短篷》
宋代:志南
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fēng)。
釋義:
我在高大的古樹陰下拴好了小船;拄著拐杖,走過小橋,恣意欣賞這美麗的春光。
絲絲細(xì)雨,淋不濕我的衣衫;它飄灑在艷麗的杏花上,使花兒更加燦爛。陣陣微風(fēng),吹著我的臉已不使人感到寒;它舞動(dòng)著嫩綠細(xì)長的柳條,格外輕飏。
5、“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臨江仙·夜登小閣憶洛中舊游》
宋代:陳與義
憶昔午橋橋上飲,坐中多是豪英。長溝流月去無聲。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夢(mèng),此身雖在堪驚。閑登小閣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漁唱起三更。
釋義:
回憶當(dāng)年在午橋暢飲,在座的都是英雄豪杰。月光映在河面,隨水悄悄流逝,在杏花的淡淡影子里,吹起竹笛直到天明。
二十多年的歲月仿佛一場(chǎng)春夢(mèng),我雖身在,回首往昔卻膽戰(zhàn)心驚。百無聊賴中登上小閣樓觀看新雨初睛的景致。古往今來多少歷史事跡,都讓漁人在半夜里當(dāng)歌來唱。
6、“燕子不歸春事晚,一汀煙雨杏花寒。”
《蘇溪亭》
唐代:戴叔倫
蘇溪亭上草漫漫,誰倚東風(fēng)十二闌。
燕子不歸春事晚,一汀煙雨杏花寒。
釋義:
蘇溪亭邊野草茁長,遍地青青,已是暮春時(shí)節(jié)。在東風(fēng)吹拂中,斜倚闌干象《西洲曲》里的那人是誰呢?
燕子還沒有回到舊窩,而美好的春光已快要完了。迷蒙的煙雨籠罩著一片沙洲,料峭春風(fēng)中的杏花,也失去了晴日下艷麗的容光,顯得凄楚可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