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蕩漾的意思是什么 怎么理解碧波蕩漾的意思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8-22 21:56:00作者:佚名
《鳴機夜課圖記》文言文翻譯:我的母親姓鐘,名叫令嘉,出身于南昌府名門望族,排行第九。她在小時候和幾個哥哥一起跟著我外祖父滋生公讀書,十八歲嫁給我父親。那時我父親四十多歲,性情俠爽,愛結交朋友,喜把財物施舍給別人,散給人家許許多多金錢,使得家里箱柜里東西都一空如洗。家中常常賓客滿座,我母親拿下金玉首飾,換了錢辦酒席,席上酒菜豐盛,毫不減色。結婚兩年,生下我,家境更加衰落,她經歷了窮困的生活,別人都不能忍受的,我母親卻心情坦然沒有憂愁的樣子。親戚和同族人,個個贊她賢慧。由于這樣,我父親能再到北方去做官,把我母親和我寄放外祖父家靠他們生活。
我四歲的時候,母親每天傳授我《四書》幾句??嘤谖夷暧撞荒苣闷鸸P,母親于是削竹枝成為細絲把它折斷,彎成漢字的書寫筆畫,拼起形成一個字,抱著我坐膝蓋上教我認字。已經認識,就把這個字拆掉。每天教我十個字,第二天,叫我拿著竹絲來拼所認識的字,直到沒有錯誤,就停止。到了六歲,母親開始讓我拿筆學寫字。我外祖父家素來不富裕,經歷了幾年的災荒,收成不好,生活格外窘迫。那時候我和年幼的仆役的衣服鞋帽,都是母親親手做的。母親精于紡織刺繡,她所做的繡件、織成品,叫年幼的仆役帶到市場上去賣,人們總是搶著要買。所以我和年幼仆役從來衣冠整潔,不破不爛。
外祖父高身材、白胡子,喜歡喝酒。酒喝得高興,就大聲念他做的詩,叫我母親指出詩句的缺點。母親每指出一個字不妥當,外祖父就斟酒一杯喝下肚;指出幾個字以后,他就樂乎乎地捋著胡須大笑,舉起酒杯大聲說:"想不到我老漢竟有這樣的好女兒!"接著撫摩我的頭頂,說:"乖孩子!你將來用什么來報答你娘啊?"我年紀小不會回答,就投到母親懷里,眼淚索索地流下來,母親抱了我也傷心起來,檐下的風,吹著幾上的燭,象是非常傷感,同情人們的哀傷。
回憶我母親教我的時候,刺繡和紡織的工具,全放在旁邊,她膝上放著書,讓我坐在她膝下讀書。母親一邊手里操作織布,一邊口里教我斷句。我讀書的聲音,軋軋織布的聲音相互間雜。我松懈了,她就稍微的拿戒尺打我一下,打了我,又抱了我哭,說:"兒啊,你這時候不肯學習,讓我怎么去見你的父親!"到半夜里,天氣非常寒冷,母親坐在床上,用被子蓋住雙腳,解開衣服用胸口溫暖我的背,和我一起朗讀;我讀得疲倦了,就在母親懷里睡著了。不久,母親搖我,說:"應該醒了!"我張開眼,看見母親臉上淚流滿面,我也哭起來。不久,又讓我讀書;直到頭遍雞叫,才睡覺了,我的幾位姨媽曾經對我母親說:"妹妹啊,你就這一個兒子,何苦要這樣!"她回答說:"兒子多倒好辦了,只有一個兒子,將來不長進,我靠誰呢!"
庚戌年,外祖母病勢嚴重。母親侍候外祖母,所有病人吃的湯藥、茶水、食物,母親一定先嘗過再給她吃。服侍四十晝夜,沒有倦怠的樣子。外祖母臨死前,流著眼淚說:"女兒身體本來虛弱,現(xiàn)在為了服侍我,比哪個哥哥都勞累,真把你拖垮了。哪天我女婿回來,替我說:'我死沒有別的遺憾,只恨看不見我外孫成家立業(yè)'。希望你們好好誘導他!"說完就死了。母親萬分哀傷,七天不飲不食。親戚和鄰里,當時人人夸她是孝女,到現(xiàn)在還是這樣說的。
我九歲時,母親教我學《禮記》、《周易》、《毛詩》,都能夠背誦。她有空又抄下唐宋詩人的詩,教我朗誦古詩。母親和我兩人都身體弱、多病。每當我生病,母親就抱了我在室內來回走動,自己不睡覺;我病稍稍好一點,她就指著貼在墻上的詩歌,教我低聲念誦作為游戲。母親生病,我總是坐在她枕邊不離開。母親看著我,常常一句不說,很悲傷的樣子,我也很傷心地依戀著她。我曾經問她:"娘,您心里不快活嗎?"她說:"是不快活。""那么怎么能讓娘高興呢?"她說:"你能把讀的書背給我聽,我就高興了。"于是我就背書,瑯瑯的書聲,和藥罐煎藥水沸聲和在一起。母親微笑著說:"你看,我的病好些了!"從此,母親生病的時候,我就拿了書在她床邊讀書,這樣,她的病就會好。
我十歲時,父親回家來了,過了一年,父親帶著母親和我,一起出門,到過河北、陜西、山西、河南、山東、江蘇、湖南、湖北好多地方。父親做錯了事情,母親一定認真地用委婉的話規(guī)勸他;遇到父親發(fā)怒不聽她的,她就屏住氣不說了,等父親消了氣,又反復勸說,到父親聽了她的話才停止。父親每次審理有關人命的重案,母親總是拉著我立聾他桌子前面說:"您不要忘記,您還有這樣一個兒子!"父親就頻頻點頭。父親在外地的寓所,督促我讀書時,脾氣急躁,我稍有一點不認真,他就發(fā)怒,把我丟在一旁,幾天不理睬我,母親就流著眼淚打我,叫我跪在地上,把書讀熟才放過我,從來不覺自己疲累。所以,我從不因為貪玩而荒廢了學業(yè),母親對我的教育,也因此而更加嚴格。
過了十年,我們回鄉(xiāng),在鄱陽縣定居下來,我那時將近二十歲。第二年,娶妻子張氏。母親把媳婦當親生女兒一樣看待,教她紡紗織布、刺繡縫紉,像教我小時候讀書一樣。
我生下二十二年,從來沒有離開過母親。有一次,因為要應童子試,回到原籍鉛山,向母親告別,她一點也沒有舍不得我離開的神情。后來我考中了秀才。第二年是丁卯年,領到了廩膳生的生活補貼費;秋天,中了舉人?;貋戆菀娔赣H,母親臉上現(xiàn)出了高興的表情。在父母身邊住了二十天,就到北方去。母親每次想念我,總寫詩,但是一首也不寄給我。第二年我考試落第,九月份回家。十二月份,父親去世。母親哭得死去活來十幾次,自己寫了祭文祭父親,共有一百多句,辭句真誠衷婉而沉痛,聽到的人不論是親疏老幼,個個嗓音哽塞、哭不成聲。這一年,母親四十三歲。
己巳年,有位南昌的老畫師來到鄱陽,年紀八十多歲,滿頭的白發(fā)長過兩耳,能夠畫人的相貌。我請他來給我母親畫幅小像,因此,我請示母親,畫像左右怎么安排景物,又問她:"娘用什么來娛樂,把這些畫上去讓娘高興。"母親傷感地說:"唉!自從我到蔣家來做媳婦,常常把趕不上侍候公婆認為遺憾;到今天,在憂愁和痛哭里過了幾十年:哭娘、哭爺,哭兒子、哭女兒短壽死去,現(xiàn)在又哭丈夫了!我欠缺的只是一死,有什么高興的啊!"我跪下說:"盡管如此,娘有沒有想到什么高興的事情卻還沒有得到的,望您同意畫在這圖像上,行不?"母親說:"只要我兒子和新娘子能夠勤勤懇懇,不就可以了嗎?在布機聲里夜里教你念書,我老太婆的愿望就夠了,其他還有什么樂趣啊!"
于是,我從母親處退出來,去把她的要求告訴了畫師。畫師就畫了幅秋夜的景色:堂屋里四面空敞,中間掛盞明亮的燈;屋外一株高大的梧桐,樹影落在屋檐上;堂屋中間排一座布機,畫我母親坐在機上織布,我妻子坐在母親旁邊搖紡車;屋檐下橫擺一只書桌,映著桌上的燭光靠著窗欄上讀著書的,是我,臺階下一座假山,階邊的花和盆中的蘭,抖抖瑟瑟,在微風和清涼的月光下?lián)u動。那個蹲在梧桐樹下捉蟋蟀玩的小孩子,和垂著短發(fā)、手拿羽毛扇在石上煮茶的女娃,就是書童阿同、丫環(huán)阿昭。
畫好了這張圖,母親看了,非常喜歡。所以,我特地把我母親勤勞的一生,寫了這篇概略的記敘,為的是請求著書立說、鼓勵人們善行的大人先生,據此寫出完善的文章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