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蕩漾的意思是什么 怎么理解碧波蕩漾的意思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9-16 13:47:08作者:智慧百科
昭君出塞是指漢和匈奴和親。王昭君,名嬙,字昭君,原為漢宮宮女,公元前54年,匈奴呼韓邪單于被他哥哥郅支單于打敗,南遷至長城外的光祿塞下,同西漢結(jié)好,曾三次進長安入朝,并向漢元帝請求和親。王昭君聽說后請求出塞和親。
西漢到了漢宣帝當皇帝的時候,國力強盛。那時北方的匈奴經(jīng)過漢武和昭宣時代的輪番打擊內(nèi)部開始分裂相互爭斗,結(jié)果越來越衰落,最后分裂為五個單于勢力。其中有一個單于,名叫呼韓邪,稱藩歸附漢朝并親來長安朝覲漢宣帝。漢宣帝死后,元帝即位,呼韓邪于公元前33年再次入朝,自請為婿。元帝同意了,決定挑選一個宮女賜給呼韓邪。
單于得到了這樣年輕美麗的妻子,又高興又激動。臨回匈奴前,王昭君向漢元帝告別的時候,漢元帝看到她又美麗又端莊,可愛極了,很想將她留下,但天子又難于失信。據(jù)說元帝回宮后,越想越懊惱,自己后宮有這樣的美女,怎么會沒發(fā)現(xiàn)呢?他叫人從宮女的畫像中再拿出昭君的像來看,才知道畫像上的昭君遠不如本人可愛。為什么會畫成這樣呢?原來宮女進宮時,一般都不是由皇帝直接挑選,而是由畫工畫了像,送給皇帝看,來決定是否入選。
當時的畫工毛延壽給宮女畫像,宮女們要送給他禮物,這樣他就會把人畫得很美。王昭君對這種貪污勒索的行為不滿意,不愿送禮物,所以毛延壽就沒把王昭君的美貌如實地畫出來。為此,元帝極為惱怒,懲辦了毛延壽。王昭君在漢朝和匈奴官員的護送下,騎著馬,離開了長安。她冒著塞外刺骨的寒風,千里迢迢地來到匈奴地域,做了呼韓邪單于的妻子。
昭君慢慢地習慣了匈奴的生活,和匈奴人相處得很好,并把中原的文化傳給匈奴。昭君死后葬在大青山,匈奴人民為她修了墳墓,并奉為神仙。昭君墓即青冢。
使西漢與匈奴和睦相處。昭君出塞后西漢與匈奴50多年沒有戰(zhàn)爭。深遠意義:促進了名族融合與經(jīng)濟發(fā)展。昭君出塞帶去了中原先進的文化與技術(shù),促進了邊疆地區(qū)的經(jīng)濟發(fā)展,同時也促進了漢族與其他少數(shù)名族的民族融合。
公元前54年王昭君出生于南郡秭歸縣的一戶平民之家。王襄之女。(今湖北省興山縣昭君村),其父王襄老來得女,視為掌上明珠,兄嫂也對其寵愛有加。王昭君天生麗質(zhì),聰慧異常,琴棋書畫,無所不精,昭君的絕世才貌,順著香溪水傳遍南郡,傳至京城。漢元帝昭示天下,遍選秀女。王昭君為南郡首選。
建昭元年(前38年),以民間女子的身份被選入掖庭,成為了一名宮女。
根據(jù)民間傳說和記載,王昭君入宮以后,由于不肯賄賂宮廷畫師毛延壽,毛延壽將王昭君畫得并不是十分美麗,因此沒有被選入漢元帝的后宮之中。昭君進宮多年,得不到皇帝臨幸,心生悲怨。
竟寧元年(前33年)正月,漢朝的屬國南匈奴首領呼韓邪來長安朝覲天子,以盡藩臣之禮,并自請為婿。元帝遂將宮女昭君賜給了呼韓邪單于,并改元為竟寧。單于上書表示愿意永保塞上邊境。
王昭君抵達匈奴后,被稱為寧胡閼氏。昭君和呼韓邪單于共同生活了三年,生下一子,取名伊屠智伢師,封為右日逐王。
建始二年(前31年),呼韓邪單于去世, 王昭君向漢廷上書求歸,漢成帝敕令“從胡俗”,依游牧民族收繼婚制,復嫁呼韓邪單于長子復株累單于,兩人共同生活十一年,育有二女;長女名須卜居次,次女名當于居次。
鴻嘉元年(前20年),復株累單于去世,且糜胥繼任為搜諧若鞮單于。兩年不到,王昭君病逝。
公元265年司馬炎稱帝,建立西晉,追尊司馬昭為文帝,為避司馬昭的諱,王昭君被改稱王明君,史稱明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