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蕩漾的意思是什么 怎么理解碧波蕩漾的意思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9-29 20:21:47作者:智慧百科
慶歷三年,蘇軾正是十二三歲的年齡,進(jìn)入鄉(xiāng)下的私塾學(xué)習(xí),有一位從京師來的讀書人,拿魯?shù)厝耸氐缹懙摹稇c歷圣德詩》給私塾的老師看。蘇軾在旁邊偷看,就能夠誦讀通曉文中的語句,蘇軾問先生其中贊頌的那十一個人都是誰,先生說:“小孩子知道這些有什么用?”蘇軾說:“(如果)他們是神仙,(我)就不敢知道;如果(他們)也是普通的人,我為什么就不可以知道他們?”
先生對蘇軾說的話感到驚奇,把這十一個人的情況全部告訴了蘇軾,并且說:“韓琦、范仲淹、富弼、歐陽修,這四個人,是人中豪杰?!碑?dāng)時雖然沒有完全明白(這句話),卻已經(jīng)私下記住他們了。嘉祐二年,蘇軾中了進(jìn)士,到了京城,正趕上范仲淹逝世。安葬之后,墓碑立好,蘇軾讀碑文以至于流淚,說:“我知道了他的為人已經(jīng)十五年了,卻沒有見到他一面,難道是命中注定的嗎?”
這一年(我)考中選士,才被歐陽公所賞識,通過歐陽公認(rèn)識了韓琦、富弼。他們都用對待國家精英的禮節(jié)對待我,說:“遺憾你沒有結(jié)識范文正公。”這以后第三年,經(jīng)過許郡才認(rèn)識了范公的二兒子現(xiàn)在的丞相范純?nèi)?。又過了六年,才在京城見到范公的三兒子范純禮。又過了十一年,就與他的小兒子范德孺一起在徐州當(dāng)官,都是一見如故,并且把范公的遺稿(給我),囑托我作序。又過了十三年,才能夠?qū)懗鏊鼇怼?/p>
唉!范文正公的功德,不需要文靠文章顯揚(yáng),他的文章也不需要靠序而留傳。然而(我)不敢推辭的原因,(是)自從在八歲知道敬重愛戴范公,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四十七年了。那三位豪杰,都能夠跟從他們交游,而范文正公唯獨沒有結(jié)識,我認(rèn)為是平生的遺憾,如果能夠在他的文章中掛名,來私自在他的門客的末流托名,難道不也是往昔的愿望嗎?
古代的君子,像伊尹、太公、管仲、樂毅這些人,他們輔佐人君稱王稱霸的謀略,郡本來在鄉(xiāng)野之中就確立了,不是做官后學(xué)習(xí)的?;搓幒钤跐h中見漢高帝,評論劉邦、項羽的長短,謀劃取得三秦,像在手掌上比劃,等到輔佐漢高帝平定天下,漢中的言論,沒有一樣不得到實現(xiàn)的。諸葛孔明隱居茅廬之中,與先主(劉備)評論曹操、孫權(quán),謀劃攻取劉璋,依靠蜀地的資本,爭奪天下,終身不改變他的見解。這難道是道聽途說嘗試著做而僥幸成功的?
范文正公在天圣年問,為母親守孝,就已經(jīng)有了心憂天下實現(xiàn)太平的心愿,所以寫萬言書來送給宰相,天下人都傳誦它。到了他被任用為將領(lǐng),被提拔為執(zhí)政,考查他一生所做的事情,沒有超出這本書的。他對于仁義禮樂,忠信孝悌,像饑渴的人對于飲食,想要片刻忘記都不可能。像火的熱,像水的濕,是他的天性有不得不這樣的地方。即使是執(zhí)筆戲言,順著本性寫作,一定歸結(jié)到這種天性。所以天下人相信他的真誠,爭相師從他、尊崇他。
慶歷三年,軾始總角,入鄉(xiāng)校。士有自京師來者,以魯人石守道作《慶歷圣德詩》示鄉(xiāng)先生,軾從旁竊觀,則能誦習(xí)其詞,問先生以所頌十一人者何人也。先生曰:“童子何用知之?”軾曰:“此天人也耶?則不敢知;若亦人耳,何為其不可?”
先生奇軾言,盡以告之。且曰:“韓、范、富、歐陽,此四人者,人杰也?!睍r雖未盡了,則已私識之矣。嘉祐二年,始舉進(jìn)士,至京師則范公歿。既葬,而墓碑出,讀之至流涕,曰:“吾得其為人,蓋十有五年,而不一見其面,豈非命也歟?”
是歲登第,始見知于歐陽公,因公以識韓、富,皆以國士待軾,曰:“恨子不識范文正公?!逼浜笕辏蛟S,始識公子仲子今丞相堯夫。又六年,始見其叔彝叟京師。又十一年,遂與其季德孺同僚于徐,皆一見如舊,且以公遺稿見屬為敘。又十三年,乃克為之。
嗚呼!公之功德,蓋不待文而顯,其文,亦不待敘而傳。然不敢辭者,以八歲知敬愛公,今四十七年矣。彼三杰者皆得從之游,而公獨不識,以為平生之恨;若獲掛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門下士之末,豈非疇昔之愿也哉!
古之君子,如伊尹、太公、管仲、樂毅之流,其王霸之略,皆定于畎畝中,非仕而后學(xué)者也?;搓幒钜姼叩塾跐h中,論劉、項長短,畫取三秦,如指誅掌,及佐帝定天下,漢中之言,無一不酬者。諸葛孔明臥草廬中,與先主策曹操、孫權(quán),規(guī)取劉璋,因蜀之資,以爭天下,終生不易其言。此豈口傳耳受,嘗試為之,而僥幸其或成者哉?
公在天圣中,局太夫人憂,則己有憂天下、致太平之意,故為萬言書以遺宰相,天下傳誦。至用為將,擢為執(zhí)政,考其平生所為,無出此書者。
?、賾c歷三年:公元1042年。宋仁宗年號。
?、诳偨牵褐赴藲q到十四歲的少年。
?、坂l(xiāng)先生:鄉(xiāng)里的私塾先生。
?、茼n、范、富、歐陽:分別指韓琦、范仲淹、富弼、歐陽修。
?、菁蔚v二年:公元1057年。嘉祐:宋仁宗的另一個年號。
?、夼e進(jìn)士:考中進(jìn)士。
⑦歿(mò):死。
?、嘤校和ā坝帧?。
⑨蓋:原來。
?、馄妫赫J(rèn)為....奇特。
?舉:考中。
?涕:流淚。
本文講述蘇軾從小便聽說范仲淹,而到考中進(jìn)士才認(rèn)識了范仲淹,全文表達(dá)出蘇軾對范仲淹的仰慕之情
蘇軾,宋代文學(xué)家。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蘇洵長子。嘉祐二年(1057年)進(jìn)士。累除中書舍人、翰林學(xué)士、端明殿學(xué)士、禮部尚書。曾通判杭州,知密州、徐州、湖州、穎州等。元豐三年(1080年)以謗新法貶謫黃州。后又貶謫惠州、儋州。宋徽宗立,赦還。卒于常州。追謚文忠。
博學(xué)多才,善文,工詩詞,書畫俱佳。于詞“豪放,不喜剪裁以就聲律”,題材豐富,意境開闊,突破晚唐五代和宋初以來“詞為艷科”的傳統(tǒng)樊籬,以詩為詞,開創(chuàng)豪放清曠一派,對后世產(chǎn)生巨大影響。有《東坡七集》《東坡詞》《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