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蕩漾的意思是什么 怎么理解碧波蕩漾的意思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9-29 20:26:18作者:智慧百科
全詩:
邑中園亭,仆皆為賦此詞。一日,獨坐停云,水聲山色,競來相娛。意溪山欲援例者,遂作數(shù)語,庶幾仿佛淵明思親友之意云。
甚矣吾衰矣。悵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幾!白發(fā)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間萬事。問何物、能令公喜?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yīng)如是。情與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東窗里。想淵明、停云詩就,此時風(fēng)味。江左沉酣求名者,豈識濁醪妙理?回首叫、云飛風(fēng)起。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我見青山多嫵媚”出自南宋詞人辛棄疾所創(chuàng)作的《賀新郎·甚矣吾衰矣》。
鉛山縣里的園亭,我都分別給它們題了《賀新郎》詞。一天,我獨自坐在停云堂,水聲山色競相前來使我高興。我想,這是不是溪水和青山看到我為別處寫了詞,也叫我照例給停云堂寫一首。于是我就寫下了這幾句,差不多近似于陶淵明《停云》詩思念親友的意思。
我老了,老得太厲害了!惆悵這輩子的友人零落殆盡,如今還剩多少?清愁徒然染白了頭發(fā),人間萬事都付之一笑。問還有什么能讓我興致增高?我見到青山就覺得親切美好,料想青山見了我也同一懷抱。我們有大體相似的情感,還有大體相似的外表。
坐在東窗前,對著酒杯把頭搔,想當(dāng)年陶淵明寫成《停云》時,也就是這樣的情調(diào)。南朝熱衷于名利的大佬,怎懂得酒的奇妙?我扭頭放聲嘯叫,看風(fēng)起云飄。不恨古人我未能見到,恨古人見不到我的狂傲。理解我的,只有二三同道。
賀新郎:詞牌名,又名“金縷曲”“乳燕飛”“貂裘換酒”“金縷詞”“金縷歌”“風(fēng)敲竹”“賀新涼”等。以葉夢得《賀新郎·睡起流鶯語》為正體,雙調(diào)一百十六字,上下片各十句、六仄韻。
邑:縣邑,指鉛山縣。辛棄疾在帶湖居所失火之后舉家遷往此處。
仆:自我謙稱。
此詞:指《賀新郎》詞調(diào)。
停云:指辛棄疾在瓢泉所筑停云堂。
競來相娛:爭相前來使我高興。
意:猜度,料想。
援例:依照前例。指以詞賦邑中園亭事。
庶幾:差不多。
仿佛:相似,類似。
悵:發(fā)愁,感到若有所失。
交游零落:指老友紛紛離世。
只今:如今。余幾:剩下幾個。
應(yīng)如是:應(yīng)該也是如此。
“情與貌”二句:意謂人與山的感情和外貌大致是一樣的。
尊:酒杯。
就:完成,寫成。
風(fēng)味:風(fēng)情神態(tài)。
“江左”句:指南朝的那些縱酒放浪的名士清流。
濁醪(láo):濁酒。
妙理:精微的道理。
回首叫:回首長嘯。
上片起句浩嘆,只為老來罷退,萬事蹉跎,故交零落,因而有世間尚有何物能令人欣喜之語。詞人自認(rèn)為只有轉(zhuǎn)向青山覓知音,與青山互賞嫵媚。下片轉(zhuǎn)向古人求知己。閑飲東窗,賦詩思友,陶淵明與我情思相通,自是異代知己。而江東名流,醉中求名,豈是吾輩知己。由此發(fā)出不恨我不見古人、只恨古人不見我狂的號呼。
全詞仿陶淵明《停云》“思親友”之意,抒寫了詞人落職后的寂寞心情和對時局的深刻怨憤。詞中大量化用典故和前人詩句,巧妙而無堆砌之感,生動貼切地傳達(dá)出詞人的復(fù)雜感情,時喜時悲,時低時奮,并將多種抒情方式相結(jié)合,使詞情跌宕生姿。
據(jù)鄧廣銘《稼軒詞編年箋注》考證:“前闋詞題中謂‘邑中園亭’已‘皆為賦此詞’,其意即謂鉛山之園亭,俱已為賦賀新郎矣。今按本卷賀新郎調(diào)下詠鉛山園亭者計有五闋,其中題趙晉臣之積翠巖一闋作于慶元六年夏秋間,則此詞自應(yīng)作于稍后,即嘉泰元年之春。卷五北固亭懷古之永遇樂附錄桯史之記事,亦可證知此詞實距稼軒守京口為時不甚遠(yuǎn)也。”
故此詞當(dāng)作于宋寧宗嘉泰元年(1201)春天,此時距紹熙五年(1194)秋辛棄疾從福建安撫使任上罷職,被投閑置散已有七年。他在信州鉛山(今屬江西)東期思渡瓢泉旁筑了新居,建了園亭等。其中有“停云堂”,取陶淵明《停云》詩意命名,此詞是他在停云堂上觀風(fēng)物、思故舊有感而作。
辛棄疾,字幼安,號稼軒,歷城(今山東濟(jì)南)人。二十一歲參加抗金義軍,曾任耿京軍的掌書記,不久投歸南宋。歷任江陰簽判,建康通判,江西提點刑獄,湖南、湖北轉(zhuǎn)運使,湖南、江西安撫使等職。四十二歲遭讒落職,退居江西信州,長達(dá)二十年之久,其間曾一度起為福建提點刑獄、福建安撫使。六十四歲再起為浙東安撫使、鎮(zhèn)江知府,不久罷歸。六十八歲病逝。
一生力主抗金北伐,并提出有關(guān)方略,均未被采納。其詞熱情洋溢、慷慨激昂,富有愛國感情。有《稼軒長短句》以及今人輯本《辛稼軒詩文鈔存》。詞存六百二十九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