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蕩漾的意思是什么 怎么理解碧波蕩漾的意思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9-30 17:40:20作者:智慧百科
1、石申。石申,生卒年待考。一名石申夫或石申甫,戰(zhàn)國中期魏國天文學、占星學家。開封人,是名字在月球背面的環(huán)形山被命名的中國人之一。著有《天文》八卷、《渾天圖》等?!陡适墙?jīng)》在中國和世界天文學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2、張衡。張衡(78年—139年),字平子。南陽西鄂(今河南南陽市石橋鎮(zhèn))人。中國東漢時期偉大的天文學家,為中國天文學、機械技術(shù)、地震學的發(fā)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在數(shù)學、地理、繪畫和文學等方面,張衡也表現(xiàn)出了非凡的才能和廣博的學識。張衡是東漢中期渾天說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指出月球本身并不發(fā)光,月光其實是日光的反射,他還正確地解釋了月食的成因。張衡得到很多榮譽,被一些學者認為是通才。
3、郭守敬,郭守敬(1231年—1316年),字若思。順德邢臺(邢臺市邢臺縣)人。元朝著名天文學家、數(shù)學家、水利專家。郭守敬曾擔任都水監(jiān),負責修治元大都至通州運河。1276年郭守敬修訂新歷法,經(jīng)過四年時間制訂出《授時歷》,通行360多年,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一種歷法。郭守敬孜孜不倦、刻苦鉆研、勤奮實干,在天文、歷法、水利和數(shù)學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成就。
4、祖沖之。祖沖之(429年—500年),字文遠。范陽遒(今河北省淶水縣)人。劉宋時代數(shù)學家、天文學家。祖沖之的主要成就在數(shù)學、天文歷法和機械制造三個領(lǐng)域。對于天文學,祖沖之創(chuàng)制了《大明歷》,第一次將歲差引進歷法,提出在391年中設(shè)置144個閏月,推算出一回歸年的長度為365.24281481日,誤差只有50秒左右。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歷法。此外,歷史記載祖沖之精通音律,擅長下棋,還寫有小說《述異記》。祖沖之著述很多,但大多都已失傳。為了紀念祖沖之,紫金山天文臺把該臺發(fā)現(xiàn)的一顆小行星命名為“祖沖之”。國際天文學會以他的名字為月球上一座環(huán)形山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