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蕩漾的意思是什么 怎么理解碧波蕩漾的意思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10-20 13:24:11作者:智慧百科
意思:我們雖然只是州縣里的小官吏,但百姓的每一件小事都在牽動著我們的感情。該句出自清代詩人鄭燮所作的一首七言絕句《濰縣署中畫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詩中首先描寫一夜在縣衙中所聞之聲,進而聯(lián)想到百姓的疾苦,最后抒發(fā)詩人將民生系己之身的志向。
濰縣署中畫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清·鄭燮
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
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
在衙門里休息的時候,聽見竹葉蕭蕭作響,仿佛聽見了百姓啼饑號寒的怨聲。
我們雖然只是州縣里的小官吏,但百姓的每一件小事都在牽動著我們的感情。
1、署:衙門。
2、年伯:古稱同榜考取的人為同年,稱“同年”的父輩為年伯。
3、中丞:清代將巡撫稱為中丞。
4、衙齋:官衙中供官員居住和休息之所。
5、蕭蕭:擬聲詞,形容草木搖動聲。
6、些?。汉苄?,這里指官職卑微。
7、吾曹:我們。
8、一枝一葉:用竹子枝葉來比喻百姓們的各種小事。
9、關情:牽動情懷。
該詩是一首題畫詩,第一、二句點明詩人身份與周邊環(huán)境,緊扣畫中風來疏竹的主題?!把谬S”說明自己身為官員;不言“官邸”“府第”等,既表明自己的官階較低,又有謙遜之意。忙中偷閑,靜臥休息,卻聽得似有風雨之聲,原來那是衙中自己親手所植的竹林幽篁為清風所動,蕭蕭作響,意趣橫生,同時給人一種十分悲涼凄寒之感。
第二句詩人振腕轉筆,由竹葉聲響聯(lián)想到民間疾苦,一個“疑”字道出了詩人的愛民之心與勤政之意,表達了他對百姓的真摯情感。他在任期間確實對百姓關懷備至,深得百姓的感戴。最后因擅自開倉賑濟,觸犯了貪宮污吏的直接利益,而被誣告罷官。
第三、四句寫詩人事無巨細、永遠恪盡職守、關懷百姓。詩人直陳自己官職卑微,只是一個普通縣官,語雖自謙,卻用“吾曹”點出像詩人等這種下級基層官員的數(shù)量之廣,將之上升到普遍的高度。
末句語帶雙關,還是用題詠畫竹的方式說明,然而只要是有關民眾疾苦,無論事情大小,都會放在心上。由題竹始,又終于詠竹,表面上看是詠竹,實際上卻比喻民間疾苦,虛實相間,意味深長。為民解憂,是為官者責任所在,這兩句詩拓寬了詩歌的內涵,照應了畫意和詩題。
全詩語言質樸,不用典故堆砌,既有明智自勉之心,更含有相與為善之意,竹之清雅超拔與詩人的兩袖清風的高尚節(jié)操自然相照。詩人從寫竹入手,托物言志,語多謙遜委婉,詩人對百姓真摯而執(zhí)著的人道主義情懷寄寓其中,表達了對民眾的憂慮關切之情,以及自己的責任感與清官心態(tài)。
該詩是鄭燮于乾隆十一、二年(1746年—1747年)間任山東濰縣知縣時所作??婆e時代稱同科考取的人為同年,對同年的父輩或父親的同年稱年伯。包括即是鄭燮的年伯,他當時任山東布政使,署理巡撫。清代巡撫又稱中丞,“大”是表示尊敬之意。鄭燮曾畫過一幅《風竹圖》呈送包括,該詩即是題寫在這幅畫上的。
鄭燮(1693—1765年),清朝畫家、文學家。名燮,字克柔,號板橋,江蘇興化人。出身寒微,幼喪母,由乳母撫養(yǎng)。少年聰穎,隨其父學??滴跣悴?,雍正舉人,乾隆進士,曾任山東范縣、濰縣知縣。善詩,工書畫,且能熔于一爐,時稱“鄭燮三絕”,與李鮮、金農、高翔、汪士慎、黃慎、李方膺、羅聘合稱“揚州八怪”。
工詩文,詩、詞、道情、書札文皆有獨特風格,其詩言情述事,道民間痛癢,悲切動人。著有《鄭板橋集》。有多幅畫作傳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