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蕩漾的意思是什么 怎么理解碧波蕩漾的意思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10-21 12:25:37作者:智慧百科
翻譯:我進入關中,一點東西都不敢據為己有,登記了官吏、百姓,封閉了倉庫,等待將軍到來。該句出自《鴻門宴》,《鴻門宴》是漢代史學家、文學家司馬遷創(chuàng)作的史傳文,出自《史記·項羽本紀》。文章敘述的是秦朝滅亡后(公元前206年)兩支抗秦軍隊的領袖項羽和劉邦在秦朝都城咸陽郊外的鴻門舉行的一次宴會。
鴻門宴
沛公軍霸上,未得與項羽相見。沛公左司馬曹無傷使人言于項羽曰:“沛公欲王關中,使子嬰為相,珍寶盡有之?!表椨鸫笈?,曰:“旦日饗士卒,為擊破沛公軍!”當是時,項羽兵四十萬,在新豐鴻門;沛公兵十萬,在霸上。
范增說項羽曰:“沛公居山東時,貪于財貨,好美姬。今入關,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氣,皆為龍虎,成五采,此天子氣也。急擊勿失!”
楚左尹項伯者,項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張良。張良是時從沛公,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私見張良,具告以事,欲呼張良與俱去,曰:“毋從俱死也!”張良曰:“臣為韓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義,不可不語。”良乃入,具告沛公。
沛公大驚,曰:“為之奈何?”張良曰:“誰為大王為此計者?”曰:“鯫生說我曰:‘距關,毋內諸侯,秦地可盡王也。’故聽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當項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為之奈何?”張良曰:“請往謂項伯,言沛公不敢背項王也?!?/p>
沛公曰:“君安與項伯有故?”張良曰:“秦時與臣游,項伯殺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來告良?!迸婀唬骸笆肱c君少長?”良曰:“長于臣。”沛公曰:“君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睆埩汲?,要項伯。項伯即入見沛公。沛公奉卮酒為壽,約為婚姻,曰:“吾入關,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
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日夜望將軍至,豈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表棽S諾,謂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沛公曰:“諾?!庇谑琼棽畯鸵谷ィ淋娭?,具以沛公言報項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關中,公豈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擊之,不義也。不如因善遇之?!表椡踉S諾。
沛公旦日從百余騎來見項王,至鴻門,謝曰:“臣與將軍戮力而攻秦,將軍戰(zhàn)河北,臣戰(zhàn)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關破秦,得復見將軍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將軍與臣有郤。”項王曰:“此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項王即日因留沛公與飲。
項王、項伯東向坐;亞父南向坐——亞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張良西向侍。范增數(shù)目項王,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項王默然不應。范增起,出,召項莊,謂曰:“君王為人不忍。若入前為壽,壽畢,請以劍舞,因擊沛公于坐,殺之。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莊則入為壽。壽畢,曰:“君王與沛公飲,軍中無以為樂,請以劍舞?!?/p>
項王曰:“諾?!表椙f拔劍起舞,項伯亦拔劍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莊不得擊。
于是張良至軍門見樊噲。樊噲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眹堅唬骸按似纫?臣請入,與之同命!”噲即帶劍擁盾入軍門。交戟之衛(wèi)士欲止不內,樊噲側其盾以撞,衛(wèi)士仆地,噲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視項王,頭發(fā)上指,目眥盡裂。
項王按劍而跽曰:“客何為者?”張良曰:“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表椡踉唬骸皦咽?賜之卮酒!”則與斗卮酒。噲拜謝,起,立而飲之。項王曰:“賜之彘肩!”則與一生彘肩。樊噲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劍切而啖之。
項王曰:“壯士!能復飲乎?”樊噲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殺人如不能舉,刑人如恐不勝,天下皆叛之。懷王與諸將約曰:‘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衽婀绕魄厝胂剃?,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閉宮室,還軍霸上,以待大王來。故遣將守關者,備他盜出入與非常也。勞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賞,而聽細說,欲誅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續(xù)耳,竊為大王不取也!”
項王未有以應,曰:“坐!”樊噲從良坐。坐須臾,沛公起如廁,因招樊噲出。
沛公已出,項王使都尉陳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辭也,為之奈何?”樊噲曰:“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于是遂去。乃令張良留謝。良問曰:“大王來何操?”曰:“我持白璧一雙,欲獻項王,玉斗一雙,欲與亞父。會其怒,不敢獻。公為我獻之?!?/p>
張良曰:“謹諾。”當是時,項王軍在鴻門下,沛公軍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則置車騎,脫身獨騎,與樊噲、夏侯嬰、靳彊、紀信等四人持劍盾步走,從酈山下,道芷陽間行。沛公謂張良曰:“從此道至吾軍,不過二十里耳。度我至軍中,公乃入?!迸婀讶?,間至軍中。
張良入謝,曰:“沛公不勝桮杓,不能辭。謹使臣良奉白璧一雙,再拜獻大王足下;玉斗一雙,再拜奉大將軍足下?!表椡踉唬骸芭婀苍?”良曰:“聞大王有意督過之,脫身獨去,已至軍矣?!表椡鮿t受璧,置之坐上。亞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劍撞而破之,曰:“唉!豎子不足與謀!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屬今為之虜矣!”
沛公至軍,立誅殺曹無傷。
劉邦在霸上駐軍,還沒有能和項羽相見。劉邦軍隊中掌管軍政的曹無傷派人對項羽說:“劉邦想要在關中稱王,讓子嬰做丞相,珍寶應有盡有。”項羽很生氣,說:“明天犒勞士兵,替我打敗劉邦的軍隊!”這時候,項羽的軍隊四十萬,在新豐鴻門;劉邦的軍隊十萬,在霸上。
范增勸告項羽:“沛公在崤山以東的時候,對錢財貨物貪戀,喜愛美女?,F(xiàn)在進了關,不掠取財物,不迷戀女色,這說明他的志向不在小處。我叫人觀望他那里的云氣,都是龍虎的形狀,呈現(xiàn)五彩的顏色,這是天子的云氣呀!趕快攻打,不要錯過機會?!?/p>
楚軍的左尹項伯,是項羽的叔父,一向同張良交好。張良這時正跟隨著劉邦。項伯于是連夜騎馬跑到劉邦的軍營,私下會見張良,把事情詳細地告訴了他,想叫張良和他一起離開,說:“不要和他們一起死了。”張良說:“我替韓王護送沛公入關,現(xiàn)在沛公遇到危急的事,逃走是不守信義的,不能不告訴他?!庇谑菑埩歼M去,詳細地告訴了劉邦。
劉邦大驚,說:“這件事怎么辦?”張良說:“是誰給大王出這條計策的?”劉邦說:“一個淺陋無知的小人勸我說:‘守住函谷關,不要放諸侯進來,秦國的土地可以全部占領而稱王?!跃吐犃怂脑??!睆埩颊f:“估計大王的軍隊足以比得上項王的嗎?”劉邦沉默了一會兒,說:“當然比不上?。∵@又將怎么辦呢?”張良說:“請讓我去告訴項伯,說沛公不敢背叛項王?!?/p>
劉邦說:“你怎么和項伯有交情?”張良說:“秦朝時,他和我交往,項伯殺了人,我使他活了下來;現(xiàn)在事情危急,因此他特意來告知我?!眲钫f:“他和你年齡誰大誰小?”張良說:“比我大?!眲钫f:“你替我請他進來,我要像對待兄長一樣對待他。”張良出去,邀請項伯。項伯就進去見劉邦。劉邦捧上一杯酒向項伯祝酒,和項伯約定結為兒女親家,說:“我進入關中,一點東西都不敢據為己有,登記了官吏、百姓,封閉了倉庫,等待將軍到來。
派遣將領把守函谷關的原因,是為了防備其他盜賊進來和意外的變故。我日夜盼望將軍到來,怎么敢反叛呢?希望您全部告訴項王我不敢背叛恩德?!表棽饝耍嬖V劉邦說:“明天早晨不能不早些親自來向項王道歉。”劉邦說:“好?!庇谑琼棽诌B夜離去,回到軍營里,把劉邦的話報告了項羽,趁機說:“沛公不先攻破關中,你怎么敢進關來呢?現(xiàn)在人家有了大功,卻要攻打他,這是不講信義。不如趁此好好對待他?!表椨鸫饝恕?/p>
劉邦第二天早晨使一百多人騎著馬跟從他來見項羽,到了鴻門,向項羽謝罪說:“我和將軍合力攻打秦國,將軍在黃河以北作戰(zhàn),我在黃河以南作戰(zhàn),但是我自己沒有料到能先進入關中,滅掉秦朝,能夠在這里又見到將軍?,F(xiàn)在有小人的謠言,使您和我發(fā)生誤會?!表椨鹫f:“這是沛公的左司馬曹無傷說的,如果不是這樣,我怎么會這么生氣?”項羽當天就留下劉邦,和他飲酒。
項羽、項伯朝東坐,亞父朝南坐,亞父就是范增;劉邦朝北坐,張良朝西陪坐。范增多次向項羽使眼色,再三舉起他佩戴的玉玦暗示項羽,項羽沉默著沒有反應。范增起身,出去召來項莊,說:“君王對待他人仁慈。你進去上前為他敬酒,敬酒完畢,請求舞劍,趁機把沛公殺死在座位上。否則,你們都將被他俘虜!”項莊就進去敬酒。敬完酒,說:“君王和沛公飲酒,軍營里沒有什么可以用來作為娛樂的,請讓我舞劍?!?/p>
項羽說:“好?!表椙f拔劍起舞,項伯也拔劍起舞,常常張開雙臂像鳥兒張開翅膀那樣用身體掩護沛公,項莊無法刺殺沛公。
于是張良到軍營門口找樊噲。樊噲問:“今天的事情怎么樣?”張良說:“很危急!現(xiàn)在項莊拔劍起舞,他的意圖常在沛公身上啊!”樊噲說:“這太危急了,請讓我進去,跟他同生死?!庇谑欠畤埬弥鴦?,持著盾牌,沖入軍門。持戟交叉守衛(wèi)軍門的衛(wèi)士想阻止他進去,樊噲側著盾牌撞去,衛(wèi)士跌倒在地上,樊噲就進去了,掀開帷帳朝西站著,瞪著眼睛看著項羽,頭發(fā)直豎起來,眼角都裂開了。
項羽握著劍挺起身問:“客人是干什么的?”張良說:“是沛公的參乘樊噲?!表椨鹫f:“壯士!賞他一杯酒?!弊笥揖瓦f給他一大杯酒,樊噲拜謝后,起身,站著把酒喝了。項羽又說:“賞他一條豬的前腿。”左右就給了他一條未煮熟的豬前腿。樊噲把他的盾牌扣在地上,把豬腿放在盾上,拔出劍來切著吃。
項羽說:“壯士!還能喝酒嗎?”樊噲說:“我死都不怕,一杯酒有什么可推辭的?秦王有虎狼一樣的心腸,殺人惟恐不能殺盡,處罰唯恐不能用盡酷刑,所以天下人都反叛了他。懷王曾和諸將約定:‘先打敗秦軍進入咸陽的人封作關中王?!F(xiàn)在沛公先打敗秦軍進了咸陽,一點兒東西都不敢動用,封閉了宮室,軍隊退回到霸上,等待大王到來。特意派遣將領把守函谷關的原因,是為了防備其他盜賊的進入和意外的變故。這樣勞苦功高,沒有得到封侯的賞賜,反而聽信小人的讒言,想殺有功的人,這是將已亡的秦朝的作為延續(xù)罷了。我私意認為大王不采取這種做法好?!?/p>
項羽沒有話回答,說:“坐?!狈畤埌ぶ鴱埩甲?。坐了一會兒,劉邦起身上廁所,趁機把樊噲叫了出去。
劉邦出去后,項羽派都尉陳平去叫劉邦。劉邦說:“現(xiàn)在出來,還沒有告辭,這該怎么辦?”樊噲說:“做大事不必顧及小節(jié),講大禮不需躲避小責備。現(xiàn)在人家正好比是菜刀和砧板,我們則好比是魚和肉,還辭別什么呢?”于是就決定離去。劉邦就讓張良留下來道歉。張良問:“大王來時帶了什么東西?”劉邦說:“我?guī)Я艘粚τ耔?,想獻給項羽;一雙玉斗,想送給亞父。正碰上他發(fā)怒,不敢親自獻上。您替我把它們獻上去吧。”
張良說:“好。”這時候,項羽的軍隊駐在鴻門,劉邦的軍隊駐在霸上,相距四十里。劉邦就留下車輛和隨從人馬,獨自騎馬脫身,和拿著劍和盾牌的樊噲、夏侯嬰、靳彊、紀信四人徒步逃跑,從酈山腳下,取道芷陽小路走。劉邦對張良說:“從這條路到我們軍營,不過二十里罷了,估計我回到軍營里,您就進去?!眲铍x去后,從小路回到軍營里。
張良進去辭別,說:“沛公禁不起多喝酒,不能當面告辭。讓我奉上白璧一雙,拜兩拜敬獻給大王;玉斗一雙,拜兩拜獻給大將軍?!表椨鹫f:“沛公在哪里?”張良說:“聽說大王有意要責備他,脫身獨自離開,已經回到軍營了。”項羽就接受了玉璧,把它放在座位上。亞父接過玉斗,放在地上,拔出劍來敲碎了它,說:“唉!這小子不值得和他共謀大事!奪項王天下的人一定是劉邦。我們都要被他俘虜了!”
劉邦回到軍中,立刻殺死了曹無傷。
1、沛公:即漢高祖劉邦,在沛縣(今屬江蘇)起兵反秦。霸上:一作“灞上”,即灞水西之白鹿原,在今陜西西安東。
2、王(wàng):稱王。
3、旦日:明天。饗(xiǎng):用酒食款待,這里指犒勞。
4、說(shuì):勸說。
5、幸:寵幸,寵愛。
6、氣:預示吉兇之氣。漢代方士多有望氣之術,認為望某方云氣即可測知吉兇。
7、左尹(yǐn):令尹的輔佐,為楚國官名。項伯:項羽的族叔。
8、善:親善,跟……要好。
9、具告以事:把項羽想襲擊劉邦的事情詳細地告訴張良。
10、毋(wú)從俱死:不要跟著沛公一起死。又王念孫認為“從”當作“徒”,意思是白白地。
11、亡去:逃離。
12、語(yù):告訴。
13、鯫(zōu)生:淺薄愚陋的小人。鯫,小。
14、內:同“納”。
15、當:擋住,抵擋。
16、固:固然,當然。
17、安:何,怎么。有故:有舊交。
18、游:交游,交往。
19、活之:使之活,使他免于死罪。
20、孰與君少(shào)長(zhǎng):跟你相比年紀誰大誰小。
21、兄事之:像對待兄長一樣侍奉他。事,侍奉。
22、要(yāo):邀請。
23、卮(zhī):酒器。為壽:古時獻酒致祝頌詞叫為壽。
24、秋毫:秋天動物身上新長出的細毛,比喻極細微的東西。毫,一作“豪”,同“毫”。
25、籍:登記。
26、府庫:倉庫。
27、非常:指意外變故。
28、倍德:就是忘恩負義的意思。倍,同“背”。
29、蚤:同“早”。謝項王:向項王賠罪。謝,謝罪,道歉。
30、從百余騎(jì):帶領隨從一百多人。騎,一人一馬為一騎。
31、不自意:自己想不到。
32、即日:當天。
33、東向坐:面朝東坐。這是表示尊貴。
34、數(shù)(shuò):多次。目:用眼色示意。
35、玦(jué):環(huán)形而有缺口的佩玉。三:這里是表示好幾次。
36、忍:狠心。
37、若:汝,你。
38、不者:不然的話。不,同“否”。
39、若屬:你們這班人。且:將。為所虜:被他俘虜。
40、翼蔽:遮蔽,掩護。翼,用翼遮蓋,保護。
41、樊噲(kuài):劉邦麾下戰(zhàn)將。
42、與之同命:跟沛公共生死。一說“同命”,即拼命。
43、擁:抱,持。
44、交戟:把戟交叉起來。
45、仆:倒下。
46、披:分開。
47、瞋(chēn)目:睜大眼睛。
48、眥(zì):眼眶:
49、跽(jì):長跪,挺直上身跪起來。古人席地而坐,坐時臀部壓在小腿上,挺直上身就顯得身子長了,叫長跪,就是跽。
50、參乘(cān shèng):即“驂乘”,古代主將戰(zhàn)車上居于右側擔任護衛(wèi)的武士,又叫車右。
51、斗:古代盛酒器?!稌⒖甲C》引李笠說《漢書·樊噲傳》“與”下無“斗”字,“斗”蓋衍字。
52、彘(zhì)肩:豬腿。生:當是“全”之誤。
53、啖(dàn)吃。
54、舉:盡。
55、刑人:給人用刑。勝:盡,極。
56、細說:指小人的讒言。
57、如廁:上廁所。如,往。
58、大行:指干大事。細謹:小的禮節(jié)。謹,儀節(jié),禮節(jié)。
59、大禮:指把握大節(jié)。辭:推辭,這里有避開,回避的意思。小讓:小的責備。
60、俎:切肉的砧板。
61、何辭為(wéi):還告辭什么。為,語氣助詞。
62、何操:帶了什么。操,持,拿。
63、會:正趕上,恰巧。
64、置:放下,丟下。
65、步走,徒步跑,指不騎馬乘車。
66、道:取道,經過。間行:抄小道走。
67、度(duó):估計。
68、不勝桮杓(bēi sháo):意思是不能再喝。不勝,禁不起。桮杓,兩種酒器,這里借指酒。
69、再拜:表示恭敬的禮節(jié),這里就是恭敬的意思。
70、安在:在哪里。
71、督過:責備。
72、豎子:等于說小子,奴才。
《鴻門宴》是《史記·項羽本紀》中一個相對獨立的片斷,它標志著秦末起義軍兩大首領劉邦和項羽由聯(lián)合破秦到互爭天下的轉折點。文章按照情節(jié)發(fā)展過程,即以劉邦赴項營請罪為核心,連同赴營以前和逃席以后,可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從開頭到“項王許諾”,交代鴻門宴的由來。第二部分從“沛公旦日從百余騎來見項王”到“因招樊噲出”,寫鴻門宴上的斗爭。第三部分從“沛公已出”到結尾,述鴻門宴后余事,包括:劉邦逃席,間道至軍;張良留謝,項王受璧而范增破斗;劉邦誅殺曹無傷。
《鴻門宴》故事情節(jié)首尾相應,以曹無傷告密、項羽決定進攻始,以項羽受璧、曹無傷被誅終,具有相對的完整性。文章情節(jié)按項羽是否發(fā)動進攻、劉邦能否安然逃席兩個問題逐層展開,波瀾橫生,矛盾迭出,扣人心弦。而情節(jié)起伏波瀾是人物性格發(fā)展所導致的。
司馬遷在漢武帝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接替其父擔任太史令,從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開始創(chuàng)作《太史公書》(后來稱為《史記》)。后因向漢武帝為李陵戰(zhàn)敗投降匈奴之事辯護而被捕入獄并處以腐刑,在形體和精神上遭受巨大的創(chuàng)傷。出獄后任中書令,忍辱發(fā)奮繼續(xù)完成所著史籍。大約在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終于完成了全書的撰寫和修改工作。全書共一百三十篇,其中第七篇即為《項羽本紀》。
司馬遷,西漢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字子長,夏陽(今陜西韓城南)人,一說龍門(今山西河津)人。司馬談之子。早年受學于孔安國、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風俗,采集傳聞。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年)任太史令,繼承父業(yè),著述歷史。后因替李陵敗降之事辯解而受宮刑,發(fā)奮繼續(xù)完成所著史籍,創(chuàng)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原名《太史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