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蕩漾的意思是什么 怎么理解碧波蕩漾的意思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3-14 05:58:11作者:未知
人生在幼小的時期,精神專一,長成以后,思慮分散,這就該早早教育,不要失掉機會。我七歲時候,誦讀《靈光殿賦》,直到今天,十年溫習一次,還不忘記。二十歲以后,所誦讀的經(jīng)書,一個月擱置,就生疏了,但人會有困頓不得志而壯年失學,還該晚學,不可以自己放棄??鬃泳驼f過:“五十歲來學《易》經(jīng)可以沒有大過失了?!?/span>
曹操、袁遺老而更專心致志;這都是從小學習到老年仍不厭倦。曾參十七歲才學,而名聞天下;荀卿五十歲才來游學,還成為儒家大師;公孫弘四十多歲才讀《春秋》,憑此就做上丞相;朱云也到四十歲才學《易》經(jīng)、《論語》,皇甫謐二十歲才學《孝經(jīng)》、《論語》,都終於成為儒學大師;這都是早年迷糊而晚年醒悟。世上人到二、三十婚冠之年沒有學,就自以為太晚了,因循保守而失學,也太愚蠢了。幼年學的像太陽剛升起的光芒;老年學的,像夜里走路拿著蠟燭,總比閉上眼睛什么也看不見要好。
原文:人生小幼,精神專利,長成已后,思慮散逸,固須早教,勿失機也。吾七歲時,誦《靈光殿賦》,至于今日,十年一理,猶不遺忘;二十之外,所誦經(jīng)書,一月廢置,便至荒蕪矣。然人有坎壈,失于盛年,猶當晚學,不可自棄??鬃釉疲骸拔迨詫W易,可以無大過矣?!?/p>
魏武、袁遺,老而彌篤,此皆少學而至老不倦也。曾子七十乃學,名聞天下;荀卿五十,始來游學,猶為碩儒;公孫弘四十余,方讀春秋,以此遂登丞相;朱云亦四十,始學易、論語;皇甫謐二十,始受孝經(jīng)、論語:皆終成大儒,此并早迷而晚寤也。世人婚冠未學,便稱遲暮,因循面墻,亦為愚耳。幼而學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學者,如秉燭夜行,猶賢乎瞑目而無見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