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蕩漾的意思是什么 怎么理解碧波蕩漾的意思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3-14 10:09:06作者:佚名
“吳之民心方痛心焉”翻譯:蘇州的老百姓正在痛恨他。這句話出自張溥《五人墓碑記》。原文:是時以大中丞撫吳者為魏之私人毛一鷺,公之逮所由使也;吳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厲聲以呵,則噪而相逐。中丞匿于溷藩以免。既而以吳民之亂請于朝,按誅五人,曰顏佩韋、楊念如、馬杰、沈揚、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原文翻譯
當時以大中丞職銜作應天府巡撫的是魏忠賢的黨羽,周公被捕就是由他主使的;蘇州的老百姓正在痛恨他,這時趁著他厲聲呵罵的時候,就一齊喊叫著追趕他。這位大中丞藏在廁所里才得以逃脫。不久,他以蘇州人民發(fā)動動蕩的罪名向朝廷請示,追究這件事,殺了五個人,他們是顏佩韋、楊念如、馬杰、沈揚、周文元,就是現(xiàn)在一起埋葬在墓中的這五個人。
《五人墓碑記》簡介
《五人墓碑記》是明代文學家張溥于崇禎元年(1628年)創(chuàng)作的一篇碑文。文章記述和頌揚了蘇州市民敢于向惡霸進行斗爭的英勇事跡,熱情歌頌了五位烈士至死不屈的英勇行為。作者對于他們“激于義而死”的精神給予了高度評價,肯定了斗爭的重大意義和不朽功績,進而揭示了“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的主題思想。文章議論隨敘事而入,感慨淋漓,激昂盡致,題外有情,題外有旨,開人心胸。
作者簡介
張溥(1602—1641年),明代文學家。初字乾度,后字天如,號西銘。江蘇太倉人。崇禎進士,選庶吉士,自幼發(fā)憤讀書,明史上記有他“七錄七焚”的佳話。張溥曾與郡中名士結為復社,評議時政,是東林黨與閹黨斗爭的繼續(xù)。張溥在文學方面,推崇“前、后七子”的理論。主張復古.義以“務為有用”相號召。一生著作宏豐,編述三千余卷,涉及文、史、經(jīng)學各個學科,精通詩詞,尤擅散文、時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