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蕩漾的意思是什么 怎么理解碧波蕩漾的意思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3-15 08:16:47作者:佚名
“斛”是中國舊量器名,亦是容量單位,一斛本為十斗,后來改為五斗。唐朝之前,斛為民間對石的俗稱,1斛=1石,1石=10斗=120斤。漢朝·許慎《說文解字》:“斛,十斗也?!彼纬_始,改為1斛=5斗,而1石=2斛。明.張自烈.《正字通》:“斛,今制五斗曰斛,十斗曰石。”在江蘇、浙江、安徽的很多地方,1斛=2斗5升。
量器是封建社會計量農(nóng)產(chǎn)品多少的主要器具,中國古量器的起源很早,新石器時代遺址中就有許多陶罐、陶缽之類的容器。由于當時還沒有文字,無法確證這些器物的具體使用范圍。但根據(jù)原始人群分配方法,可以設(shè)想當時有某些器物是用作統(tǒng)一分配的專用器具,這些容器應(yīng)該是量器的前身。
目前已搜集到的戰(zhàn)國量器及容器上刻有容量的器具共60余件,參照文獻可以歸納出以下各國的容量單位名稱和單位量值:齊國以豆、區(qū)、釜、鐘為單位,每釜約合20580毫升;燕國以觳為單位,每觳約合1766毫升;趙國、韓國以斗為單位,每斗約合1700和1750毫升;魏國以斛、斗、益為單位,每益約合225毫升;東周以斛和斗為單位,每斗約合1950毫升;秦國以升、斗、斛為單位,每升約合202毫升。
秦孝公即位以后,商鞅在秦國變法,提出“平斗桶權(quán)衡丈尺”,統(tǒng)一了秦國度量衡,并在單位制的確立、度量衡科學(xué)技術(shù)的研究及器具的制造等方面均有很大貢獻,為秦始皇統(tǒng)一度量衡打下了基礎(ch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