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蕩漾的意思是什么 怎么理解碧波蕩漾的意思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3-22 19:26:50作者:未知
意思是同學們正值青春年少,出自毛澤東主席的《沁園春·長沙》。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
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
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攜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
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
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在深秋一個秋高氣爽的日子里,眺望著湘江碧水緩緩北流。我獨自佇立在橘子洲頭。
看萬千山峰全都變成了紅色,一層層樹林好像染過顏色一樣,江水清澈澄碧,一艘艘大船乘風破浪,爭先恐后。
廣闊的天空里鷹在矯健有力地飛,魚在清澈的水里輕快地游著,萬物都在秋光中爭著過自由自在的生活。
面對著無邊無際的宇宙,(千萬種思緒一齊涌上心頭)我要問:這蒼茫大地的盛衰興廢,由誰來決定主宰呢?
回想過去,我和我的同學,經(jīng)常攜手結伴來到這里游玩。在一起商討國家大事,那無數(shù)不平凡的歲月至今還縈繞在我的心頭。同學們正值青春年少,風華正茂;大家躊躇滿志,意氣奔放,正強勁有力。
評論國家大事,寫出這些激濁揚清的文章,把當時那些軍閥官僚看得如同糞土。
可曾記得,那時我們在江水深急的地方游泳,那激起的浪花幾乎擋住了疾馳而來的船?
一九二五年,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下,全國工農運動形勢高漲,革命的發(fā)展勢頭異常迅猛。震驚世界的五四運動和省港大罷工也遍及十幾個省,各種形式的反帝反封建斗爭正風起云涌地開展著。這時候,一方面是工農革命運動在蓬勃發(fā)展,另一方面是反動勢力為了維護其反動統(tǒng)治對革命力量進行瘋狂的鎮(zhèn)壓。那么中華民族的命運將走向何方,是繼續(xù)維護黑暗衰退的反動統(tǒng)治,還是沖垮黑暗統(tǒng)治走向興盛進步,誰將成為主宰發(fā)展方面的力量,這些問題成為人們所關注的焦點。
長沙是湖南的省會,是毛澤東求學和早年從事革命活動的地方,一九二五年二月他從上?;睾祥_展農民運動,八月從韶山到長沙,九月前往廣州主持全國農民運動講習所。在長沙逗留期間重游橘子洲,面對湘江上美麗動人的自然秋景,聯(lián)想起當時的革命形勢,便以長沙為題寫下了這首《沁園春》,形象地指出主宰中國革命的領導力量是用馬列主義武裝起來的中國共產(chǎn)黨。
闋主要是寫景。從作者的行程看,他去橘子洲故地重游的時間不應該是深秋,詞句里的景象應該是他多次“曾游”的綜合。之所以要選取深秋的景象,是與后面的感慨、詰問相聯(lián)系。
獨自站在橘子洲頭,眼前的湘江向北流去。放眼望去,周圍的山野一片紅色,層層疊疊的山林都像被染過一樣。整個江水碧藍,好像能看到江底;各式各樣的船只往來穿梭,爭相航行;鷹在高遠的天空翱翔,魚兒在水底自由自在游動。這深秋時節(jié),各類生物都在按照各自的習性自由活動。(詩人在描繪這些景象時虛實結合,加入了想象的成分)。大自然是如此的浩闊,試問在這茫茫蒼蒼的天地間,誰是主宰?
下闋主要是憶事抒情。詩人獨自來到橘子洲,顯然不是專門去看景,而是要去那里“憶往昔”。當初“ 攜來百侶曾游”時的“書生意氣”,現(xiàn)在回想起來是那么的令人興奮和留戀。一句“曾記否”,蘊含著對那時“百侶”們的思念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