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蕩漾的意思是什么 怎么理解碧波蕩漾的意思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3-22 22:07:18作者:佚名
不應該欺負人民,邪不壓正,維護正義。這個典故見于《晉書·周處傳》和《世說新語》。明朝人黃伯羽改編為《蛟虎記》傳奇,廣為流傳,至今京劇中仍保留有《除三害》劇目。
公元三世紀中葉,義興陽羨(今宜興市)傳頌著周處除三害的故事。周處(242-297),字子隱,義興陽羨人。其祖父周賓為三國東吳咨議參軍,后轉廣平太守。父周魴為東吳名將,任鄱陽太守,賜爵關內侯。
周處父親死亡,母親過于溺愛他,年少時身材魁梧,臂力過人,武藝高強。好馳騁田獵,不修細行,縱情肆欲,橫行鄉(xiāng)里。民謠說:“小周處,體力強,日弄刀弓夜弄槍。拳打李,腳踢張,好像猛虎撲群羊。嚇得鄉(xiāng)民齊叫苦,無人敢與論短長。”這位“少孤,不修細行,州里患之”的七尺少年,被鄉(xiāng)民與南山猛虎、西氿蛟龍合稱為陽羨城“三害”。
后來,這個說法傳到了周處那里,他自知為人所厭,突然悔悟,只身入山射虎,下山搏蛟,經(jīng)三日三夜,在水中追逐數(shù)十里,終于斬殺猛虎、孽蛟。他自己也改邪歸正,認認真真拜師學文練武,這一來城內“三害”皆除。
周處除“三害”后,發(fā)憤圖強,拜文學家陸機、陸云為師,終于才兼文武,得到朝廷的重用,歷任東吳東觀左丞、晉新平太守、廣漢太守,遷御史中丞。他為官清正,不畏權貴,因而受到權臣的排擠。西晉元康六年(296),授建威將軍,奉命率兵西征羌人,次年春于六陌(今陜西乾縣)戰(zhàn)死沙場。死后追贈平西將軍,賜封孝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