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蕩漾的意思是什么 怎么理解碧波蕩漾的意思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4-02 04:19:05作者:佚名
意思是一個人改正錯誤毫不吝惜,那么在聽從別人善言的時候,就會像流水流淌一樣非常自然。這句話出自蘇軾的《上皇帝書》選段:改過不吝,從善如流,此堯舜禹湯之所勉強而力行,秦漢以來之所絕無而僅有。這句話所表達的意思,在現(xiàn)代也有非常積極的意義。
擴展資料:
來源:“改過不吝”最早見于《尚書》,“從善如流”出于《左傳》。蘇軾把這兩條古訓合而為一,在《上皇帝書》中說:“~,此堯、舜、禹、湯之所勉強而力行,秦漢以來所絕無面僅有”,可見他是作為一項很高的道德修養(yǎng)來提的?!案倪^”而“不吝”,“從善”而“如流”,確實不易做到。這兩句對當今的思想教育仍有積極意義,執(zhí)政者更可作為借鑒?!皬纳迫缌鳌爆F(xiàn)已成為成語,形容能很快地接受別人的好意見。
創(chuàng)作背景:宋神宗熙寧二年,朝廷設立制置三司條例司,青苗、募役、均輸、市易、保甲等政策相繼推出,歐陽修、司馬光、韓琦、富弼等變法的反對派相繼退隱。兩年之后,目睹變法諸多不便的蘇軾憂心忡忡地寫了《上皇帝書》,提出自己的治國理念,反對王安石的變法邏輯。
歷史故事:春秋時期,約公元前585年,鄭國不敵楚國的進攻,求救于晉國。晉將欒書奉命前去救援,使楚軍退兵回國。后來欒書又率軍攻打蔡國,蔡國急忙向楚國求救。楚國派公子申和公子成領兵救蔡。過了兩年,欒書率兵攻下蔡國后,又想去攻打楚國。知莊子、范文子、韓獻子等人分析了具體情況后,又建議欒書暫時不要攻打楚國,而去攻沈國。欒書再次采納了他們的建議,事后證明他的選擇是正確的。欒書能正確聽取部下的意見,時人便稱贊欒書從善如流,聽從好的、正確的意見,就像流水向下那樣,迅速而又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