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羅浮山5A級名勝景區(qū) 惠州羅浮山風景區(qū)旅游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12-21 17:00:51作者:智慧百科
在地大物博的華夏版圖中,每一個地方建筑因風土人情的迥異而形成不同的建筑風采,這不僅使得中國古建筑更加豐富,也令我們的文化與文明更加精彩紛呈。
如徽州的馬頭墻、貴州的吊腳樓、北京的四合院、江南的粉墻黛瓦、山西的傳統(tǒng)民居等,但最讓我驚嘆的、感到不可思議的還是福建的土樓建筑。
它作為是世界獨一無二的大型民居形式,在很久以前曾被不知所云的美國人誤以為是導彈發(fā)射井。直到今天,人們談起福建土樓都會提到這個梗。而這個“梗”也恰好詮釋了土樓建筑的獨特性、特殊性。2008年7月,福建土樓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
今天的福建土樓主要集中福建西南部一帶,有圓形、方形、長方形、日字形、目字形、一字形樓等等,造型豐富,數(shù)量繁多,分布也廣,著名的景點“四菜一湯”就是由四座圓樓、一座方樓組成(位于南靖的田螺坑土樓群)。
頗為神奇的是,建筑材料并非是印象中的磚木,而是生土,并摻入砂石、糯米粉、紅糖、木條、竹片等夯筑而成,完完全全的取之自然,且十分牢固,具有防御效果。
其中,防御功能是土樓形成中的重要體現(xiàn)。一防野獸,二抵御外敵。它的高大、堅固、且外部圓壁的光整令敵人和野獸都難以入侵。
眾所周知(去過土樓的人,肯定都聽導游介紹過這段歷史背景),土樓的形成離不開歷史上中原的幾次著名的人口大遷徙。進入閩南山區(qū)的中原移民與當?shù)鼐用裣嗷ト诤?,不論是語言、飲食、習俗等。
但由于山區(qū)環(huán)境復雜,野獸出沒與盜匪四起令這些移民者在居住環(huán)境上發(fā)揮了強大的智慧,集居住和防御功能于一體的土樓就此應運而生。如前面所言,這些土樓建筑風格頗多,圓的、方的、長的等等,但最令后世津津樂道的還是圓形土樓。
主要特征是以多環(huán)同心圓樓為主,整個建筑造型是外高內(nèi)低,樓中有樓,環(huán)環(huán)相套,祖堂設于樓中心,環(huán)與環(huán)之間以天井相隔,以廊道相通,兩邊建筑對稱,主要建筑都在中軸線上,如大門、祖堂等。
從外部望去,是一個巨大的圓柱體;從高空俯瞰,確實是像某個發(fā)射井。內(nèi)部環(huán)境因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導致游客會產(chǎn)生些許“暈?!?,像是走進了迷宮一般。
但不論土樓的造型多別致、奇特,它的“中心思想”還是與中原的古代傳統(tǒng)民居、宮殿建筑的建筑布局一脈相承的:中軸線鮮明,主次分明。最具代表性的圓樓建筑當屬“圓樓之王”承啟樓。
承啟樓是福建土樓中最大的單體建筑,有土樓王的美譽,1981年被收入中國名勝辭典。它作為是《世界文化遺產(chǎn)》的重要組成,承啟樓大概是所有初來乍到者都要瞻仰的地方之一,也是古建筑愛好者必打卡的勝地之一。
這座圓樓的建筑風格就形象地體現(xiàn)了大圓包小圓,祖堂在中心,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猶如當?shù)氐倪@句順口溜——“高四層,樓四圈,上上下下四百間;圓中圓,圈套圈,歷經(jīng)滄桑三百年”。
承啟樓的修建時間跨越了大半個世紀和兩個王朝。從動工到建成,從明崇禎元年到清康熙四十八年,歷時81年完成,這在中國古代建筑史上并不多見。
整個建筑直徑73米,走廊周長229.34米,共有400個房間,猶如是一座城堡,令每個建筑專家嘆為觀止。
據(jù)悉,曾有一位日本建筑專家稱之為“家族之城”。毋庸置疑,這確實是一個超級大家族,幾世同堂,其樂融融,凸顯出家族的凝聚力和強大的力量結合。
值得一提的是,承啟樓全樓按易經(jīng)八卦布局,外環(huán)、二環(huán)、三環(huán)均分為8個卦。而它的選址,在風水學上堪稱是“寶地”,面山、背水、 朝陽,體現(xiàn)出堪輿學天人合一的觀念中最重要的原則之一“相形取勝”。
設計者巧妙的利用當?shù)氐沫h(huán)境特點,把山、水、路、田、林納入土樓的統(tǒng)一規(guī)劃當中,創(chuàng)造出了和諧自然的生活空間。當奇特的建筑與山川的秀美融合一起,便形成了一幅鬼斧神工的畫卷。這樣的畫卷不僅是美,還有奇,具有強烈的視覺沖擊。
我想,這大概就是中國古建筑的魅力之一吧。而土建土樓也一直是我心中稱得上是“奇特之最”的古建筑。除了承啟樓,像裕德樓、業(yè)興樓、振成樓、振福樓、永康樓、善慶樓等也是土樓建筑等杰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