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羅浮山5A級名勝景區(qū) 惠州羅浮山風景區(qū)旅游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07-12 12:02:07作者:未知
想了解一座城
就去那座城市的老街走一走
那里有一座城市歲月的痕跡
是一座城曾經(jīng)與現(xiàn)在的融合
走在老街上,能清楚地看到當?shù)氐纳顨庀?/p>
感受當?shù)氐娜宋臍庀?/p>
走遍那些老街,去探尋城市的記憶
經(jīng)緯之間
經(jīng)五路、經(jīng)三路、緯二路……
“經(jīng)路”、“緯路”之間,
是濟南老城區(qū)所在地,
一條條老濟南街巷,
承載多少人的美好記憶。
攝影:劉宏濱
如今的商埠區(qū)已經(jīng)變?yōu)槠胀ǖ慕?jīng)緯街道,輝煌的歷史成為過去。
經(jīng)二路是一條東西向的道路,沿路自西向東走,就可以回溯到濟南百年前的歷史建筑和記憶。始建于清朝的百年商號、縱橫時光依然獨立的鐘表店、位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高端定制品牌老店……
一處外墻古樸并刻著“阜成信東記”的房子,這就是建于1909年的濟南百年商號“阜成信”棉花行。
攝影:王琴
“阜成信”是濟南商埠區(qū)的第一家棉花行,鼎盛時期生意遍及全國,每年有近40萬擔棉花通過“阜成信”運往全國各地,占到了全省輸出量的四分之一。
攝影:邵凱
攝影:邵凱
建筑主體為磚石木結構,硬山大瓦頂,墻體為磚石混水墻,局部山墻山花部位為青磚墻,居住辦公等建筑為紅磚墻。東記東西闊35.7米,南北深34.0米,占地面積1214平方米,建筑面積1582平方米。
攝影:邵凱
現(xiàn)存建筑平面布局基本保持原貌,主要建筑為二層,均由建筑圍合形成幾個封閉的院落,上層設有懸挑檐廊周圈相交。南側建筑臨街為店鋪。古樸典雅的外墻輪廓,別具特色的四合院建筑,精工細作、別具一格的二樓回廊和樓梯,細微之處還能感覺到百年“阜成信”的風骨猶存。
攝影:王琴
濟南宏濟堂博物館位于經(jīng)二緯五路281號。宏濟堂始于1907年,由北京同仁堂少東、電視劇《大宅門》主人公原型樂鏡宇創(chuàng)辦,這一百年老字號成為濟南市唯一一座專題性、開放式、正在經(jīng)營的“活”的博物館。除了藥材銷售外,館內每天都有中醫(yī)專家坐診。同時,位于宏濟堂后院的地下歷史博物館對外開放。
攝影:邵凱
瑞蚨祥綢布店,歷經(jīng)百年仍在運營,也承載著老濟南的商業(yè)文化和紅色記憶。它的建筑風格中西合璧,至今依舊保留著。樓頂兩側各有一個四方?jīng)鐾ぃ蔀檫@座建筑的一大特色和亮點。
攝影:李鋒
大大的匾額和金字招牌,隱約可見昔日的奢華與排場。清朝同治元年(公元1861年),濟南府章丘縣的孟鴻升在濟南院西大街(今泉城路)路南設立了“瑞蚨祥”商號,主營綢緞、刺繡和布匹。1893年,第二代傳人孟洛川正式在北京開設瑞蚨祥布店,不久發(fā)展成北京最大的綢布店。
攝影:李鋒
“瑞蚨祥”的名號,借用了“青蚨還錢”這一典故的寓意。取名“瑞蚨祥”就是希望商號瑞應吉兆,祥和納財。歲月如梭,時光飛逝,如今的瑞蚨祥依然矗立在老商埠區(qū),迎送著來來往往的客人。
攝影:王嘯
濟南德華銀行舊址位于經(jīng)二路191號,建于1901年,是濟南的第一座德式建筑,雙坡紅瓦二加一層別墅,高低錯落,具有濃郁的巴洛克風格。1906年德華銀行在此設立,是濟南第一家外商銀行。
攝影:王琴
位于市中區(qū)經(jīng)二路162-1號的山東郵務管理局舊址,如今是經(jīng)二路郵電支局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濟南市經(jīng)二緯二路營業(yè)所的所在地。這座1919年由天津外國建筑事務所建筑師查理和康文賽設計,德式風格的磚紅、灰色相間的大樓,曾是濟南最高的建筑。
攝影:王琴
位于濟南市經(jīng)二緯三路通惠街1號的北洋大戲院,始建于1905年,是濟南市最早的戲劇演出場所,也是山東省歷史最悠久且至今仍在使用的專業(yè)戲劇演出場所。著名表演藝術家程硯秋、尚小云、荀慧生、侯寶林、馬季等,都曾在北洋大戲院演出。
曾經(jīng),這座巴洛克風格的建筑叫做濟南電報大樓,它屹立在原膠濟鐵路建筑群之中,是其中的一顆明珠。116年的滄桑巨變,它不斷地變化著自己的身份角色。從一開始繁忙的電報發(fā)送地,到建國后成立的郵電支局,一步步,它似乎被逐漸冷落與遺忘了,但是那座古老的濟南電報大樓搖身變?yōu)槔蠞衔幕黝}郵局和山東華夏書信文化博物館。
攝影:王嘯
濟南火車站南面附近矗立著一座古樸的德式建筑——膠濟鐵路博物館,它的前身是膠濟鐵路濟南站舊址,現(xiàn)已成為一座反映膠濟鐵路誕生發(fā)展的專題性展館。院內,一輛上游0616型號的蒸汽火車臨街而立,這輛1970年代由唐山機車車輛工廠制造的蒸汽火車早已成為古董。
攝影:王嘯
作為目前全國唯一一座建于百年以上老建筑內的鐵路展館,其建筑本身就是“鎮(zhèn)館之寶”。館內系統(tǒng)介紹了膠濟鐵路的發(fā)展歷程及其在近代中國歷史上產生的深刻影響。
濟南經(jīng)三路是商埠區(qū)里一條很安靜、很休閑的東西大道,老建筑保存比較完好,高大的法桐,濃蔭蔽日,適合漫步休閑。
走在經(jīng)三路上會偶遇許多驚喜,從老洋房到老式里弄都展現(xiàn)著濟南的真實生活。
攝影:王嘯
『 HakunaMatata 』是一家復古風集合店,包括Singo Singo面包店和BLUEDUCK古著店,好評如潮,讓人流連忘返。它藏在一座1904年所建的二層小樓里,門口一棵老槐樹,樹影婆娑,斑駁了一段漫長歲月。老建筑舊改,環(huán)境充滿復古情懷,別有一番風味!
攝影:李鋒
每一座城市都有屬于自己的光輝歲月,以及記錄這光輝歲月的老照相館,濟南也不例外。時至今日,依舊被人們津津樂道的濟南現(xiàn)存最老、保存最為完整的皇宮照相館。
攝影:李鋒
皇宮照相館,創(chuàng)建于1932年。當時,由濟南工務局局長張鴻文出資開辦的皇宮照相館,在濟南成為照相業(yè)的翹楚。在上個世紀60年代初期更是進入其發(fā)展的黃金時期。家里的老人回憶說,“能到皇宮照相館拍張1寸、2寸的個人照,都會覺得很光榮、很時髦?!?/p>
攝影:李鋒
隨著歲月流轉,那些傳統(tǒng)照相館里拍攝的老照片所帶給我們的回憶,一定比盛世美顏新機器拍出的照片歷久彌長。
攝影:李鋒
經(jīng)三路137號,門口閃光的牌子彰顯著它“歷史保護建筑”的身份,如今這里是一家葡萄牙餐廳——PERA DOCE·甜梨。
攝影:陳澤震
透過大大的玻璃窗就可以看到餐廳內部環(huán)境,磚紅色的墻面搭配圓弧感的設計,布置格調浪漫優(yōu)雅,處處洋溢著歐洲風情。
攝影:邵凱
甜梨的老板在英國呆了十年,回國后一直做酒莊生意。甜梨也算是他紅酒的一個展示窗口,所以你會看到店內一整面墻都擺滿了各式各樣的酒。
攝影:邵凱
店內的裝飾多半是老板從歐洲帶回來的紀念品,在這里它們煥發(fā)新生,找到了另一種價值,這倒是與經(jīng)三路這條街的“新生”不謀而合。
攝影:邵凱
說起鍋貼,那可是濟南人的“心頭好兒”,早在清代,鍋貼就是濟南著名的風味小吃之一。濟南鍋貼以豬肉餡為常品,配以濟南四季的特色時蔬。通常都以大鐵鍋為底鍋,鍋上略抹一層油,將鍋貼整整齊齊地“貼”好,煎時應均勻地灑上一些水,使之更加入味。
而在濟南最得大家心意的鍋貼店應該屬經(jīng)三緯四的便宜坊。據(jù)傳便宜坊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明朝永樂年間。嘉靖年間,兵部員外郎楊繼盛曾為便宜坊題寫牌匾,明代抗倭名將戚繼光也曾在便宜坊留下過墨寶。
攝影:王廣福
鍋貼實惠實在的特點恰恰符合濟南人樸實的性格,便宜坊借此生意日益興隆起來,成了濟南的名吃。老濟南都親切的叫便宜坊(biàn yì fǎng)而不是現(xiàn)在人們按照字面的讀法叫的便宜坊(pián yì fǎng ),這也成了濟南獨有的特色。
攝影:李鋒
在經(jīng)三緯二路和緯三路的中間路南,有一座很巍峨挺拔的典型的德國巴洛特風格建筑。這座建筑無論是與相鄰的居民老屋,還是對面高聳的現(xiàn)代建筑相比,都是那么顯赫,那么別致,讓人看到了會駐足多打量一下。這就是歷史悠久,傳承百年、聞名遐邇的“小廣寒”電影院原址。
攝影:王嘯
1895年12月,電影技術誕生于法國。不到10年的時間,1904年,小廣寒電影院在濟南經(jīng)三路建成,是山東省第一家、中國第二家專業(yè)電影院。當時的票價之昂貴是一般人家難以想象的。所以在某種程度上講,能夠去“小廣寒”看場電影,就是有身份、有地位的象征,小廣寒也因此盛極一時。
2011年6月修復完畢,在此成立了小廣寒電影博物館。2013年,被國務院評定為“全國第七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5年被選為濟南市百座博物館。百年歷經(jīng)滄桑的“小廣寒”電影院煥發(fā)了新機和活力,其知名度越來越高,影響越來越深遠。
攝影:王嘯
攝影:王嘯
如今,小廣寒被改建為老電影主題餐廳,店里收藏的百年來流行的各式電影放映機,成了其獨有的一大特色。每天來此觀瞻的游客絡繹不絕。大家都是帶著好奇興趣而來,都是嘆為觀止、嘖嘖贊賞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