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羅浮山5A級名勝景區(qū) 惠州羅浮山風景區(qū)旅游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07-14 15:06:02作者:佚名
1、大盈江風光縱貫滇西邊陲的盈江縣。其源頭均在騰沖:一源出于雙海和芹菜塘,一源發(fā)自古永狼牙山,兩源流于盈江下拉線北部交匯后,始匯為坦蕩自如的大盈江。大盈江末段進入虎跳石,過古里卡后即沿國境線走行,至與紅崩河(又名南卯江)交匯處出緬境,此段又稱太平江。江岸兩壁間距僅7米,激流蜂擁而入,谷內(nèi)巨石崛起,落差愈益增大,致使水波左沖右突。激流騰空,水花飛瀉,數(shù)里深谷一片喧囂。沿江而下,由于激流強烈下切,河道深邃,巨石橫亙江心,崖泉飛瀑比比皆是。
2、凱邦亞是景頗語,意為山谷地。1993年,中國德宏與馬來西亞合資在山下建了一個裝機容量為6.3萬千瓦的水電站,電站的蓄水庫就選擇了這片山谷地。這山谷地是高山上較為低凹的淺丘盆地。四周的山脈,形成馬蹄形。在馬蹄口筑了一道高45米、長74米的大壩,便把這8平方公里的山谷地變成了一個人工湖。徑流面積達22平方公里的湖周山脈,多系亞熱帶原始森林。此地從夏到冬,從早到晚溫差極小,高不過28℃,低不過10℃,即可避暑,也可避寒。
3、莫里瀑布又稱扎朵瀑布,位于潞西、隴川、瑞麗三縣市結(jié)合部的莫里峽谷,藏于山巒疊翠、萬木崢嶸、雙峰對峙的廣弄山和廣馬山之間的熱帶雨林深處。清澈的泉水從60米高的懸崖陡壁傾瀉而下,有“疊水如棉,不用弓彈花自散”的景象,似一匹巨幅白綢在空中迎風飛舞,高峰懸崖間雪飛云涌,響聲雷鳴,瀑布下又有溫泉涌出,景觀十分奇特。莫里瀑布為德宏乃至滇西南落差最大瀑布。“莫里”位于潞西市、瑞麗市和隴川縣交接區(qū)的瑞麗市一側(cè),瑞畹橋東北約5公里處。莫里又被稱作“扎朵”,相傳佛祖曾在這里的溫泉旁戒齋沐浴,后來留下了一只碩大的足印,為紀念佛祖的親臨,后人用大佛腳印的印巴利語“扎朵”稱呼這里。走進莫里,你會感到有種神秘的感覺始終追隨著,據(jù)說,這里是中國負氧離子最高的一個天然森林氧吧。
4、榕樹在瑞麗是一道獨特的風景線。無論山壩間、村寨里、道路旁都有種植,或獨樹成林,或相連成片。人們視榕樹為神樹,只種不砍。德宏的榕樹在所有樹種中占的比重最大。這棵樹位于芒令村旁,遠看路邊左側(cè)是一片綠油油的樹林,瑞麗人稱之為迎客榕。
5、迎客榕樹型奇特,左右前后姿勢多變,為眾多影視專家所青睞,《邊寨烽火》、《孔雀公主》、《帶手銬的旅客》、《西游記》等十多部影視片都在這里拍攝過外景,著名影星王曉棠、劉曉慶、陳運和等均到此。
6、在瑞麗市內(nèi)有一條長達1公里多的貿(mào)易集市街,被人稱為“邊貿(mào)街”。這里賣貨的均是中緬邊民,貨物有本地傣族特色的木雕、皮革、紡織等工藝品。
7、瑞麗市是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首府潞西市的一個鎮(zhèn),是去瑞麗市或畹町參加邊貿(mào)活動和到緬甸作邊境出國游的必經(jīng)之地。德宏民族風情游覽區(qū),位于潞西芒市市區(qū),占地面積近千畝。它把市區(qū)和市郊風景秀麗的孔雀湖風景區(qū)連在一起,一改省內(nèi)外民族園、“民族風情園”構(gòu)思,而采用博物分類的組合方式把德宏各民族的歷史、文化、藝術(shù)、風情有機地搭配起來,強調(diào)知識性與娛樂性的結(jié)合,參觀和參與相結(jié)合,民風民俗與自然景觀相結(jié)合,靜態(tài)與動態(tài)相結(jié)合,總體展示與具體演示相結(jié)合。在游覽區(qū)內(nèi)設有民族活動中心廣場,有風情村,融情村,有大金塔和宗教文化宮,也有當?shù)厣贁?shù)民族古樸的村寨,有植物園、花卉園、有少兒游樂場、有民族風味餐飲街、有民族工藝品購物中心等。民族文化宮是八十年代中期建設的,屬省級風景名勝區(qū)之一。該景區(qū)內(nèi)的“周恩來總理紀念亭”是為紀念1956年12月周恩來總理和賀龍副總理出訪緬甸時同緬甸總理吳巴瑞一同來到芒市參加兩國邊民聯(lián)歡大會所修建的,亭高27米,基座為四面八方形,大理石欄桿,設有20個門戶,金黃色的多層次重檐層面,28只陶瓷金孔雀錯落有致的裝飾在飛檐上,建筑風格是以傣族建筑為基調(diào),融入了緬式建筑的特點。
8、小乘佛教的寺廟。傣語稱“奘相”,意為寶石寺。這座寺廟雖然不大,占地面積盡3600平方米,但它確實享譽東南亞的著名南傳上座部佛寺。據(jù)史書記載,菩提寺始建于清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相傳當時茫施(今芒市)長官司長官的大兒子舍棄官位,削發(fā)為僧,修建此寺。因寺前是一株很大的菩提樹,便借樹取名為菩提寺。三百余年來,屢遭戰(zhàn)亂浩劫,破了又修,毀了又建,歷經(jīng)滄桑。
9、南甸土司衙門,也叫南甸土司司署。南甸土司頭人刀氏龔姓,原籍南京應天府上元縣。明初隨軍征討云南,因?qū)医☉?zhàn)功,后升官定居于此,逐漸被當?shù)赝林鲎逦幕诤?,成為漢傣文化融合的典范。原南甸宣撫司轄地廣闊,實力雄厚,世襲為官二十八代,歷時五百余年,在云南邊上地土司中影響很大。司署駐地曾幾易其址,清咸豐元年(1851年)定居現(xiàn)址,歷經(jīng)三代土司的不斷擴建,于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完善成現(xiàn)規(guī)模。該建筑區(qū)按漢式衙門布局,由4個主院落,10個旁院落,47幢、149間房屋組成,占地面積10625平方米,建筑面積7780平方米??芍^“層層院進八方通,幢幢殿閣殿中殿”。房屋規(guī)劃整齊,主次分明,木制結(jié)構(gòu),粗梁大柱,青龍屋頂、雕梁畫棟,尤以第四殿用料考究,正堂栗木,左廂椿木,右?guī)蹦?,取“正立春秋”之意?/p>
10、土司府是研究云南少數(shù)民族史、地方史、土司制度及建筑藝術(shù)等方面的重要實物資料。土司府內(nèi)還保存著一些珍貴的歷史文物,如半副鑾駕儀仗,清王朝賜給的官服、大印,以及貝葉經(jīng),歷史照片,日常生活用具等。
11、瑞麗旅游淘寶場位于瑞麗市弄島鎮(zhèn)以西,界于中緬邊境地帶,全長十余公里,距市區(qū)約35公里,占地60公頃。這里是世界著名的寶石成礦帶,沿清澈的南姑河綿延約10多公里的瑞麗旅游淘寶場,是寶玉石成礦中最富集的區(qū)域之一,以蘊藏紅、藍寶石而聞名中外。
12、南菇河上游是中國邊境上的寶玉石礦帶,屬中緬寶玉石礦帶的一個部分。因其寶石分散,開采費用高,缺乏開采價值。然而隨著山水沖刷,不少大小寶石被沖到河里,沉于河床,混于泥沙之中,因其量多,只要去淘,多少都有收獲。淘出的寶石有的只供觀賞,無經(jīng)濟價值;有的可做首飾掛件;若有走運者,也能淘到價值不菲的翡翠原石。
13、姐勒金塔,傣語稱“廣母賀卯”,意為在壩子馬頭的塔,距云南瑞麗市東北公里,是瑞麗最古老的佛教建筑、佛事活動場所和旅游景點。
14、舊塔塔身用土坯建造,主塔高10余米,周圍以數(shù)小塔圍之。后經(jīng)歷代土司主持在其基礎上進行不斷整修裝飾,到民國年間,10余米主塔直入云天,其外環(huán)列車員7座小塔,外表涂上金粉,主塔頂冠貼以金鉑。塔其圍有一圈石欄,四周置石雕獅像。塔周古樹參天,見者無不為之贊嘆。1969年,古塔卻毀于一旦。于1981年重新開始修建新塔,歷時數(shù)年,在原塔其上重現(xiàn)了舊塔原貌。新塔采用磚土結(jié)構(gòu),主塔較舊塔高10余米,外圍小塔,依次漸小,主附塔頂均冠于金鉑華蓋,微風過處,風鈴叮當.姐勒金塔修復后,每年潑水節(jié)前,佛教徒都在此舉行佛事。境內(nèi)外佛爺、和尚、尼姑紛紛前往講經(jīng)頌佛。姐勒金塔是東南亞著名的佛塔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