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羅浮山5A級名勝景區(qū) 惠州羅浮山風(fēng)景區(qū)旅游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08-11 12:01:39作者:未知
這幾天,網(wǎng)絡(luò)上可是熱火朝天!
海南三亞全省旅游熔斷
新疆伊犁疫情多點擴散
就連西藏在堅持920天后,也被攻破了!
圖片@微博-人民日報
盡管如此,我們還是收到了一個好消息!
上海在8月7日宣布全域低風(fēng)險
被關(guān)了將近半年的上海小伙伴們
終于可以出門玩耍啦!
當(dāng)所有人一臉茫然
不知道接下來該去哪玩的時候
游小俠要給你們強烈安利一片“無疫凈土”
呼倫貝爾草原
這里水域眾多、植被豐富
無疑是中國無可爭議的最美草原!
攝影@第1001個小夢想
呼倫貝爾最新防疫政策
只要你所在的城區(qū)沒有中高風(fēng)險區(qū)
都可以刷綠碼暢行
這個夏天,來這里感受22℃的清涼
游牧天際,再合適不過!
當(dāng)然啦!這一次
呼倫貝爾大草原可不僅僅只有
漫畫般的藍(lán)天白云和遼闊牧場
在這片一億四千九百萬畝的草原上
還生活著一群可愛的人
42個民族獨特的文化、萬千個鮮活故事
在這里生生不息!
有詩、有歌、有遠(yuǎn)方
不屈的草原民族魂!
沒有到過大草原
你永遠(yuǎn)體會不了在大自然的廣闊面前
親身感受草原民族的故事
會是這樣的動人和震撼!
01.馬背上的民族
——蒙古族
攝影@北緯
蒙古族,發(fā)源于額爾古納河流域
他們逐水草而居,用勒勒車
(中國北方草原上蒙古族使用的古老交通運輸工具)
載著蒙古包及所有家當(dāng)世代在草原上過著游牧生活
作為馬背上的民族
他們不僅能夠?qū)ⅠR制服并駕馭
還會和它們成為“最親密的伙伴”
是勇敢與智慧的象征
圖片@攝圖網(wǎng)
追風(fēng)去!像他們一樣游牧天涯!
探訪草原上最古老的一只蒙古部落
巴爾虎蒙古部落
看著一群草原勇士,跨上追風(fēng)的駿馬
帶來一場熱血沸騰的大型馬術(shù)表演!
可以做一回地道的蒙古族人
戴上專業(yè)的騎士帽、挑選一匹俊俏的馬
換上華麗蒙古族服飾
伴著歌聲,跟著草原巴特(馬倌)
在念了許久的呼倫貝爾大草原上盡情奔跑!
來到巴彥呼碩草原蒙古部落
感受草原人最盛情的禮儀
在嘹亮的歌聲中,接過圣潔的哈達(dá)
端起一杯下馬酒,一飲而盡
感受草原上“無酒不成禮”的豪情
在草原上
還會看到用大小石塊壘成的巨大石堆
那便是象征天地和神靈的敖包
人們在上面插上樹枝
掛滿五顏六色、隨風(fēng)飄揚的神幡
就像是在指引著遠(yuǎn)方歸來的牧人
一起走到敖包前
許下最真摯的心愿!
夜晚時分,當(dāng)熊熊的篝火點亮夜空
與美麗的蒙古族姑娘一起歡歌縱舞
洗去這一路旅途的疲倦
圖片@攝圖網(wǎng)
你有多久沒有看到過天空的星星?
草原上的夜空是浪漫的
抬頭就是璀璨星河
夜晚,住進星空下的蒙古包
盡情享受這醉美的夜色!
圖片@攝圖網(wǎng)
“天蒼蒼,野茫茫。風(fēng)吹草低見牛羊”
前一秒,它們還是
草原上遍地跑的牛羊
后一秒,就成了當(dāng)?shù)厝瞬妥郎系拿牢?/p>
五花八門的吃法
也形成了蒙古族的飲食文化
來到草原
自然要品嘗下草原地道的美食
烤全羊、手把肉、烤羊排、涮羊肉、蒙古肉
這些統(tǒng)統(tǒng)安排上!
02.大興安嶺的使鹿人
——鄂溫克族
攝影@北緯
“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歲了
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他們看老了”
遲子建在《額爾古納河右岸》中
用細(xì)膩的文字
重現(xiàn)了鄂溫克族的滄桑故事
攝影@北緯
他們是“住在大山林中的人們”
世代以狩獵和養(yǎng)鹿為生
傳承著悠久的“馴鹿文化”
至今為止,在大興安嶺的深處
還留存著幾支中國最后的使鹿部落
他們常年生活在森林中
以養(yǎng)鹿為生
靠著賣鹿茸、鹿血、鹿肉等維持生活
他們沒有固定的居所
而是用松木桿搭成簡易帳篷來居住
這個帳篷外形是個圓錐體
一般高約3米、直徑約4米
被稱做“撮羅子”
攝影@逐風(fēng)
深入大興安嶺!去探訪神秘部落!
穿過白樺林
前往有著中國“冷極”之稱的根河
循著鄂溫克人的足跡和炊煙
去大興安嶺深處
探訪鄂溫克族中最神秘的一支部落
敖魯古雅
圖片@攝圖網(wǎng)
鄂溫克人
雖然不像蒙古族人那般豪情大方
但他們內(nèi)斂寡言、淳樸善良
有著自己獨特的性格
至今這里還有三百多名族民
馴養(yǎng)著中國僅有的1200余只馴鹿
攝影@北緯
因為馴鹿奇特的外形
(頭似馬、角似鹿、身似驢、蹄似牛)
世人都喜歡叫它“四不像”
而作為獵人的主要運輸工具
鄂溫克人則更喜歡稱它們?yōu)?strong>“林海之舟”
在這里,你可以嘗試購買
一些風(fēng)干的苔蘚
與呆萌的馴鹿來一場親密互動
記錄下它們可愛的模樣
03.充滿異域風(fēng)情的民族
——俄羅斯族
攝影@北緯
在中國境內(nèi),生活著這樣一個族群
他們有著黃發(fā)碧眼、白皮膚
是沙俄移民的后裔
當(dāng)初,俄國爆發(fā)十月革命之時
為了躲避戰(zhàn)亂
他們的祖先移民到了中國
攝影@北緯
目前,在呼倫貝爾境內(nèi)
還生活著四千多個俄羅斯族人
他們保留了
早期俄國的傳統(tǒng)習(xí)俗
有著自己獨特的民族節(jié)日
攝影@逐風(fēng)
譬如“ 巴斯克節(jié)”
又稱作“復(fù)活節(jié)”
傳說其隆重程度不亞于漢族的春節(jié)
傳遞著濃郁的俄羅斯民族風(fēng)情
別有一番風(fēng)味!
攝影@逐風(fēng)
不出國門!也能體驗異域風(fēng)情!
來到這里,肯定少不了去滿洲里
打卡滿大街
充滿濃濃莫斯科風(fēng)情的建筑
攝影@逐風(fēng)
走進套娃廣場
就如同走進了一座童話王國
一座座繽紛多彩的城堡
可愛的俄式洋蔥頭、哥特式的硬派風(fēng)
還有一個十幾層樓高的
巨型套娃
乖巧又磅礴地坐在廣場之上
攝影@逐風(fēng)
去到國門景區(qū)
打卡41號界碑、觀摩紅色展廳
登上國門頂樓,便可遠(yuǎn)眺
對面的俄羅斯國門、哨所和城鎮(zhèn)
在火車廣場
還停放著一截載入歷史的火車頭
它的編號為1861
景區(qū)內(nèi)還時不時駛過一些來往的國際班列
到了晚上,看一場俄羅斯民族歌舞演出
不出國門,也能體驗異域風(fēng)情!
攝影@逐風(fēng)
恩和是中國為數(shù)不多的
俄羅斯民族鄉(xiāng)
這里沒有金碧輝煌的高樓
只有一排排用原木而建的木刻楞
圖片@攝圖網(wǎng)
來這里,自然少不了體驗一晚
俄羅斯族典型的民居——木刻楞
它的墻身由原木疊摞而成
兩端結(jié)合部由牙卯咬合,再以木楔子固定
住起來冬暖夏涼
還散發(fā)著一股原始古樸的氣息
圖片@攝圖網(wǎng)
俄羅斯族人的美食
也絕對不可錯過!
在滿洲里吃一頓精致的俄式西餐
來到室韋、恩和,嘗一嘗地道俄羅斯族農(nóng)家菜
當(dāng)然,最中意的還是
夏日里那口濃郁奶香的藍(lán)莓冰淇淋
攝影@第1001個小夢想
這里有!那些你不知道
的小眾風(fēng)景!
01.
呼倫湖西岸成吉思汗拴馬樁
這里是一處三面都有環(huán)水的峭壁
沒有北岸的人聲鼎沸
有的只是長空浮云、水天一色、靜謐治愈
朦朧之中
更有一抹北歐海岸的風(fēng)情
02.
《親愛的客棧》取景地
隨著《親愛的客?!返臒岵?/p>
讓阿爾山逐漸走入了大眾的視野
在這片靜謐的林間
游俠客特別安排了下午茶體驗
讓樹林、小鹿、帳篷、老友,與你作伴
再細(xì)細(xì)地品上一杯咖啡
想想就很愜意!
攝影@顧鵬
去呼倫貝爾吧!
去草原奔跑、遺忘、盡情呼喊
讓呼倫貝爾清涼你的夏天
在不知不覺間,8月已經(jīng)過去1/3
9月也即將迎來
大興安嶺的金秋季節(jié)
文案@逐風(fēng) 編輯@司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