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羅浮山5A級名勝景區(qū) 惠州羅浮山風景區(qū)旅游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10-11 20:44:35作者:智慧百科
清涼山,又名太和山,屹立于延安城北,隔延河與寶塔山、鳳凰山相望。山勢陡峻,山上殿宇嶙峋,文物眾多,久負盛名。歷代名人題詠詩詞甚多,贊頌清涼勝境。北宋政治家、文學家范仲淹戍守延安時曾登臨此山賦詩:“金明阻西嶺,清涼峙其東。延水正中出,一郡兩城雄?!鼻鍥錾接斡[內容分為3部分:以萬佛洞為主的佛教文化,以太和殿為主的道教文化及眾多革命舊址。萬佛洞是清涼山18洞中最大的一個。鑿于隋代以前,唐、宋、金、元、明、清歷代均有造像和維修。主窟規(guī)模宏大,寬17米,深14米,高6.7米,面積238平方米。中央臺基上有佛像三尊,窟內四周及石柱上有神態(tài)各異的浮雕佛10000余尊,最大的有1米高,小的僅有0.13米,造型優(yōu)秀,神態(tài)情異,姿態(tài)動人。范仲淹曾賦詩贊曰:“鑿山成石宇,镵佛一萬尊。人世已稀有,神功豈無存?!比f佛洞左側是三圣佛洞。正面洞壁雕有釋迦牟尼和他的兩大弟子迦葉、阿難的立像。兩壁有韋馱、增長天王及16羅漢像。彌勒洞正中的蓮臺上,端坐著高1.8米、體態(tài)肥胖、袒胸露懷、喜形于色的“皆大歡喜”彌勒佛。兩邊有對聯曰:“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山上曾是解放日報社、新華通訊社、新華廣播電臺、中央印刷廠等新聞出版機構所在地。有歷代文人摩崖題刻50多處的“詩灣”以及“水照延安”、“天下奇觀”、“仙人洞”、“桃花洞”等景觀。山下有2004年新建的“延安清涼山新聞出版革命紀念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