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羅浮山5A級名勝景區(qū) 惠州羅浮山風景區(qū)旅游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3-01-29 22:33:42作者:智慧百科
“天然盆景”從西河橋起,沿河兩岸高山聳峙,東谷河水蜿蜒南流,整個天然盆景全長64公里,一山有四季,立體氣候明顯?!疤烊慌杈啊鄙角嗨?,鳥語花香,仿佛到了陶翁筆下的“桃源世界”。這里野生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有名貴中草藥材,如蟲草,貝母,大黃、羌活,天麻、紅景天、丹皮等;也有國家一、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如獐子、兔子、鹿,熊,野豬、盤羊,巖羊、鸚鵡、藏馬雞、貝姆雞,金雞、旱獺、水獺、獾、猴、豺狗、狐貍、金錢豹、雪豹等。
天然盆景
離縣城約17公里的瓦廠坪。對面山坡上以白色藏房點綴的村寨,在山腰間,村落相對集中,錯落有致,仿佛是畫家隨意點染的彩圖,又象是翠綠草坡上盛開的鮮花。其中古柏參差,綠樹點綴,尤以居中一棵古柏為最,至少要兩個成人方能合抱。在薄霧中,炊煙裊裊,云蒸霧罩,如詩如畫,充滿了詩的意蘊和畫的寧靜。這就是土司時代就頗負盛名的井備村。井備村,以出美女而聞名。土司時代,丹巴縣境內諸方分封土司,如巴底土司,巴旺土司,丹東土司等都以娶井備姑娘為榮。相傳,居中那棵古樹,就是第一個娶到井備姑娘的巴旺土司所栽,除萬古長青、情絲綿綿、永恒紀念之意外,同時也不乏炫耀的意思。隨后,凡是娶了井備姑娘的土司都要栽一棵柏樹,因此,現在有多少棵柏樹,就意味著當時有多少井備美女做了土司太太。
前面,兩條河流交匯處是沙沖溝口。沿左手前進,就正式進入天然盆景。沿右手前進,繞過幾道彎,走過一段峽窄的谷地,就會看到一掛瀑布。雖然垂直距離不大,但豐水季節(jié),水流洶涌澎湃,常常飛旋起驚濤駭浪,聲震山谷,鳥獸猶懼。如果繼續(xù)沿著山間公路走到盡頭,再步行4個小時左右穿過希哈溝,就會進入一個桃源世界,老百姓稱苔基土。開闊的水面,約50—6b米寬窄不等,長足足1公里左右。水色清麗,碧藍如緞,沿岸百花盛開,映得水面四周五彩斑斕。水流平靜如滑,即使貼近觀察,也看不出絲毫流動。農閑時節(jié)或傳統佳節(jié),附近村民往往結伴而行,在水中扎筏游弋,放舟任流,歌舞嬉戲,怡然自樂,其情其景,恰似陶淵明老先生一生仰慕的“世外桃源”。有人說,這里是九寨溝的濃縮,有人說,那是江南的水鄉(xiāng)風光。在小溪上面不足50米,又是一方足足30畝的大草坪。青草豐茂,是放馬由韁的理想去處。如果再往里走,還可以看到海子,也就是高山湖泊,有黑海,有白海,最大的海子老百姓給它取了一個雅號,稱“一望無涯”。
溯東谷河緩緩而上,山重水復,曲流回蕩,不覺漫然走進“天然盆景”。請大家注意,前面是兩個連續(xù)回頭急彎,而且快速攀升,地勢會轉瞬間升高不少,頓覺陣陣涼意。請看,激蕩的飛流在召喚旅客朋友們,這就是遠近聞名的陡水巖瀑布,當初,大有“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氣勢。即使春冬枯水季節(jié),依然巨浪濤天,水花飛濺,山水咆哮,被天然音響無級放大,加上混音、低音效果,如駿馬在原野上奔突嘶殺,如千面戰(zhàn)鼓同時被勇士擂響,山崩地裂,足見其人間奇景。但是,由于陡水巖電站的開發(fā),陡水巖瀑布,現在已經成了人們的記憶。
民國時期商人筑爐煉金的地方-銅爐房。在銅爐房回頭往高處看,對面那座寸草不生,渾然一塊巨型大石的山,外形像什么?活靈活現一顆桃子,老百姓稱它蟠桃山。霞光映照在桃尖邊緣,鑲起一道金邊,金光燦燦,就像王母娘娘的瑤池蟠桃。是孫大圣當年大鬧天宮偷摘王母娘娘的蟠桃后,不慎遺失一顆飄落至此,化為石桃。受其仙氣所染,丹巴境內桃子不僅個大,色艷,味美,爽口,而且其他水果,如蘋果、梨子、石榴等也享譽四方,因此,丹巴被稱為“水果之鄉(xiāng)”。
一條從銅爐房往永西村去的小道。往上看,一片平茸般的草坪上,豁然聳起一塊巨石,作偃臥狀,豎毛立須,鼓目瞪眼,張嘴猛吼,其形恰似獅頭,人稱獅子山。關于獅子山,有獅子對朝陽,金雞對鳳凰一說。大家沿獅子山對面的山上看,有一個洞,人稱朝陽洞。相傳,在朝陽洞中窩居著一位兇神惡煞的管家。他依仗土司的權勢,欺善霸良,尤其是美麗的井備姑娘。土司手下的行刑人仁真尼瑪早就對他恨之入骨,欲除之而后快,但由于土司老爺的庇護,一直沒能找到時機。有一天,土司老爺外出察看邊疆領地,膽大妄為的管家對正在田間勞作的仁真尼馬之妻索朗旺姆起邪念,索郎旺姆頑強反抗,逃出了管家的虎口,管家竟肆無忌憚,追至家門,被仁真尼瑪發(fā)現,他舉起行刑割舌的利刃,猛力剜割管家的后頸,管家反應敏捷,飛速抽身,落荒而逃。仁真尼瑪行刑殺人數眾,從未一個失手,盛怒之下,窮追不舍。但是管家逃至獅子山,縱身一跳,本想投河自盡,但卻出乎意料鉆進了對面山洞,行刑人的割舌彎刀在獅子山被藤蔓纏繞,欲拔不能,瞬間化作一頭憤怒的雄獅,直盯著對門的山洞。從此,山洞時時刻刻處于行刑人的嚴密監(jiān)督之下。因此,老百姓稱此景為獅子對朝陽。
紅軍退至五里橋,于泥沖溝設伏
五里橋。在這里,曾經發(fā)生過一場紅軍與國民黨的殊死搏斗。民國十五年(1936年)一月十一日,駐防康區(qū)的國民黨三師三一三團(團長黃仁英),率部宋然向駐守在大炮山一線紅五軍團的吳克華、謝良部發(fā)起進攻。十二日攻占牦牛村,十三日又占領小牦牛村,紅軍被迫退守銅爐房。紅軍隊長董振堂率二十三團的兩個營,四十三團的兩個連,火速抵達銅爐房,十四日夜,紅軍一個連突襲小牦牛成功,黃仁英退守頂鍋山,與紅軍對峙。十八日紅軍以兩個連的兵力向頂鍋山發(fā)起猛攻,由于黃團占據有利地形,雖然強攻兩天,仍無進展。二十一日,黃團以兩個營兵力迂回到頂鍋山制高點,企圖尋機突圍,并下令:“退者槍決,攻上去者每人賞兩塊大洋”。紅軍組織三個連兵力與黃團激戰(zhàn)數小時后,黃團兵力遭到重創(chuàng),紅軍乘勢增援猛攻,黃團節(jié)節(jié)敗退。二十三日,李韞珩(李抱冰)增派劉團抵達牦牛。紅軍佯裝從銅爐房敗退,誘劉團尾隨,紅軍退至五里橋,一部于泥沖溝設伏,一部仍佯裝敗退,待劉團進入伏擊圈時,隱避在泥沖溝的紅軍突然殺出,截斷敵軍退路,誘敵的紅軍返身回擊,形成兩面夾擊之勢,劉團腹背受敵,死傷300余人,生俘100余人。黃、劉被迫放棄牦牛和大炮山,向康定境內逃竄。紅軍收復大炮山一帶防線,直到七月北上離丹。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五里橋伏擊戰(zhàn)。
現在所處的地方叫水大壩,這個地方的稱謂與景點很不相稱。看對面山上的石筍,頗似將軍居高望遠。腆腆的大肚,背著手,略低頭,作凝目遠眺狀,頭頂球形發(fā)髻,悠閑自在,沉穩(wěn)安祥。背后有幾塊小石,似仆人,似隨從,若即若離,尾尾相隨。
到了頂鍋山麓-東馬。過前面這座橋,繞過兩道彎,就到了頂鍋山風景區(qū)。頂鍋山風景區(qū)原始森林茂密,人行其間遮天蔽日,參天的古柏,三人合抱的紅杉,撲鼻而來的是泥味的柏枝,蘋木的清香,松軟的鄉(xiāng)村公路在蔥林中盤旋而上。外面烈日當空,林中清爽宜人,不時會看到杜鵑在一旁熱熱鬧鬧的開放;運氣好也許會碰上錦雞,華麗的羽毛襯在綠絨般的林地上,又是入畫的一景。頂鍋山海拔3490米,從高空俯瞰,其輪廓與人的右手掌印十分相似。山頂是面積達1200多畝的平坦的大“草甸”,是春夏郊游的勝地。若干年前,活佛喇欽占巴南喀、澤登卓木哈沙游歷至此,被這里的絕佳勝景所吸引,遂在此建造了大的寺廟。傳說,寺廟峻工的當晚,在寺廟四周突然出現了108個佛塔,大小相近,且均系石塊堆砌而成。這些塔子,現在依然保存著,人們對寺廟更加崇拜,香火日漸旺盛。至今頂鍋山活佛已承傳39代,據說第32代活佛西繞旺杰曾因為頂果山的美麗傳說進京面圣,他用藏、滿,漢三種語言講了整整三小時三分三秒,龍顏大悅,當即賜御筆大匾?guī)牛堃慢埮劢o西繞旺杰。這兩件珍貴的文物現存尼泊爾。第38代活佛擁忠降參,年紀雖輕,但思想開明,長征時給予紅軍大力相助。在寺廟左側有一棵核桃樹,這里雖然海拔高,但這棵核桃樹,每年碩果累累,可收核桃七八百斤,而且桃仁呈粉紅色,據說可以治療多種疾病。每到秋天,樹葉上還會出現各種各樣的花紋,頗似龍體紋彩。傳說這棵核桃樹為16世活佛圓寂后的舍俐子生長而成。
斬龍臺。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天氣異常干旱,有一條巨龍口渴難耐,準備過大炮山來大渡河飲水,剛到牦牛溝,便覺精神好轉無比。環(huán)視四周,青山滴翠,古木參天,綠蔭如蓋,清涼無比;溝中清波蕩漾,游魚歷歷可見,便不忍駐足,放嘴憨吸。眼看整整一條河的河水將被吸盡,綠樹頓時枯萎,青草馬上焦黃,土地迅即龜裂,莊稼普遍死亡,百姓干渴難耐,情況危在旦夕。此時,高僧象雄東君急中生智,為救蒼桑百姓,打破教規(guī),憤然出掌殺生,朝正在陶醉中的巨龍重擊一掌,頓時鮮血如注,血流成河。巨龍勉強移動了一下,便在東馬將喝進肚子的水全然噴出,向剛剛蒙受大早的整個牦牛溝均勻地噴射出溫潤的甘霖。大山又綠了,小草復蘇了,土地不僅比以前更濕潤,而且更肥沃,莊稼褪黃返青,從此連年風調雨順,老百姓日子過得一年比一年殷實。而巨龍逐漸蜷縮扭捆,最后縮攏崛起,形成頂果山。
繼續(xù)往上走,沿岸山勢突然陡峭起來,瘦勁、陡直,夾壁,人行其間,山勢大有向中間擠攏、傾壓之勢。真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石縫中、山頂上生長著低矮、蒼勁的高山松,樹形小巧秀美,精悍蒼翠,儼然一方天然盆景,當初,胡耀邦同志就是在這一帶徒步觀看,興之所至,脫口命語:“天然盆景”。天然盆景由此名聞天下。
繼續(xù)往上走,行至一段開闊處,就是有名的熱水塘。據史料記載,第七世達賴喇嘛一行于1730年1月21日離開理塘移居乾寧惠遠寺。起初身體不適,經卜算到牦牛熱水塘洗浴,遂康復如初。之后5年間,七世達賴每年都要到牦牛熱水塘洗浴。從此,老百姓視牦牛熱水塘為吉祥圣地,每逢農閑,或舉家前往,或結伴同行。觀覽整個盆景,閑游漫步,林中徐行,吸山水之靈氣,采花草之芳華,然后身泡熱水塘,閉目養(yǎng)神,放松全身,熏蒸數日,年年如是。也許正是這個原因,丹巴老人大多身板健朗,精神鐫鑠,壽星輩出。
牦牛熱水塘泉眼
牦牛熱水塘共有八個泉眼,每個泉眼溫度不等,高者70℃一80℃,低者30℃一40℃,可以滿足不同層次的洗浴需要。特別是明眸泉,據說有使眼目清醒、視力恢復的功效。據地質研究表明,該溫泉是鮮水河大型左行平移剪切斷裂帶頻繁活動的產物。與此同時,還伴生出了險峻嵯峨、奇詭異常的地學景觀。熱水塘對面的山巖,嵯峨險峻,犬牙交錯,鱗片層疊,山上植被倍顯蒼勁和錚錚鐵骨的氣韻。
谷內還有著名的“紅石奇觀”,從丹巴縣城沿著東谷河行走,快到亞拉雪山時,一大片由紅色石頭組成的“紅石灘”悄然進入眼簾,這里的紅石頭無論大小,都呈艷麗的鐵銹紅,在陽光的折射下,溪流間、山坡上、灌木叢中十分耀眼,一旦遇上雨水沖刷,紅石就會變得鮮艷如血,燦若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