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羅浮山5A級名勝景區(qū) 惠州羅浮山風(fēng)景區(qū)旅游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05-23 10:35:11作者:佚名
半卷詩書一窗月
每天七點,為你讀詩
詩詞曲賦,名著散文
每年這時候,粉色海棠花成片開放,美的難以用言語表達(dá),簡直讓人“少女心爆棚”。
在故宮賞海棠,一共有5處地方,文華殿、頤和軒、協(xié)和門、永壽宮、慈寧宮花園,各有各的風(fēng)情。
故宮海棠打卡地圖
圖|新浪微博@劉順兒妞
晚來風(fēng)起花如雪,飛入宮墻不見人。
如果你問我,故宮最少女心的地方是哪里,我的答案一定是這里。
四月的春天,文華殿前,筆直的甬道,兩側(cè)海棠花樹盛放的場景,是我見過最夢幻的畫面。
“淡淡微紅色不深,依依偏得似春心。”
放眼整個故宮,朱紅、正紅、赭紅,莊重沉靜,卻唯有這片淡淡粉紅的香雪海,明媚輕柔,微風(fēng)過,如雪紛紛落,這大概是故宮最少女的模樣吧。
轉(zhuǎn)眼,故宮已經(jīng)600多歲了。在過去的600多年里,故宮經(jīng)歷過幾多風(fēng)雨、幾多戰(zhàn)火,但年年歲歲,不知600年前的文華殿,是否也是一盞宮燈一樹花,春風(fēng)繞枝香雪下。
文華殿的晴與雨,花與雪,春與冬,皆有不同意蘊。比如初冬的一場雪后,瓊枝如玉雕,襯紅墻,粉妝換銀妝。
海棠花枝繁密,一場大雪后樹上猶如開滿了銀色的花,與朱紅的宮墻形成鮮明的色彩對比,一掃冬日的沉悶,反而給故宮增添了一抹俏皮。
一院胭脂色,難掩花事濃。
在故宮的幾處海棠里,我最愛頤和軒。每到春天,昔年栽下的海棠樹,又開得如煙如霞,一方不大的小院兒便與滿樹繁花相輝映,格外別致。
檐上愛雕琉璃瓦,朱門重重起紅墻。“春風(fēng)忽來花滿樹,海棠最多繞欄吐。”
繁密的粉色花枝垂過廊檐,是這個小院子“季節(jié)限定”的裝扮,仿佛連看不見的時間都是胭脂色的。
每次繞去珍寶館,最期待的就是能遇見那些小毛孩兒的身影。每只宮喵都有它的脾氣,或臥或立,自在愜意,它們才是這里的主人。
那次拍攝只持續(xù)了一個小時,我便不得不匆匆趕往下一個工作。心里想著,算了,明年春天一定再來拍。
可是偏偏就在那年的冬天,收到了小崽兒回到喵星的消息。第二年的海棠還會開,可是海棠花下再也看不到睡臥花蔭的小崽兒了。
原來有些事情,真的等不得。
自在飛花輕似夢。
問那海棠花,誰留戀,飛花似夢。
故宮的高墻沉淀了六百年的朱紅,陽光斜射,宮殿的檐角在紅墻上投下檐獸的影子。海棠花在前,團(tuán)團(tuán)粉白,風(fēng)一過,便是一場粉紅色的雪。
協(xié)和門的海棠花,美就美在花朵與紅墻的呼應(yīng),如一幅幅畫卷在眼前展開。
在這樣的場景里拍攝,可以運用從國畫中獲得的靈感,以“折枝式”的構(gòu)圖,讓花枝從畫面的一側(cè)伸出,與作為興趣點的雕花“透風(fēng)”形成一左一右的平衡。這樣的以點帶面,讓照片如畫般工整。
待春深,海棠花半落,“嘆韶光漸改,年華荏苒,舊歡如許”。
總覺得海棠花是故宮私藏的一份天真,是春心里最溫柔的一處。
把時間交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