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羅浮山5A級名勝景區(qū) 惠州羅浮山風(fēng)景區(qū)旅游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12-10 09:27:12作者:智慧百科
游客印象:通京橋,古時滇西地區(qū)通往其京城大理的要道,木廊拱橋,全建筑架構(gòu)時沒用一顆鉚釘,全用木桁扣榫而成,橋下便是奔流的沘江河水。因鹽馬古道及清代白羊廠銀礦運銀通道經(jīng)此,乃取名“通金橋”,后來又認為銀子是運往京城的,便改稱“通京橋”。整座橋建筑奇巧,外形稍拱,雄偉壯觀,是云南同類橋梁中單孔跨徑最大的梁橋。
通京橋簡介:
在云南境內(nèi)眾多的大江小河上,千百年來修建了無數(shù)跨江過河的橋梁,在云南三江并流的帚狀帶水系上,不知有多少座古橋,它們造型各異,有的早已名揚四海,但還有很多一直深藏大山之間……通京橋俗名大波羅橋,現(xiàn)名“解放橋”,為云龍縣特有的橋梁形式,具有科學(xué)研究價值,它是典型的風(fēng)雨廊橋,橋兩端均建有橋亭。通京橋建筑奇巧,外形稍拱,雄偉壯觀,是云南同類橋梁中單孔跨徑最大的梁橋。通京橋位于云龍縣城北長新鄉(xiāng)大波羅村,橫跨江上,距縣城38公里。橋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道光十五年(1835年)重建。橋梁通京橋為懸臂式單孔木梁橋,全長40米,寬4米,凈跨徑29米,高12.5米。橋采用木方交錯架疊,從兩岸層層向河心挑出,中間用長長12米的五根橫梁銜接,上鋪木板組成橋面。橋上瓦頂橋屋,橋內(nèi)兩側(cè)平置兩排木凳供人歇息。橋外兩側(cè)用高約1米的木板遮擋,以作為橋面的圍欄。橋兩端建有牌樓式橋亭,亭高5米,通面闊6米,內(nèi)連一條長5.5米的石梯通道。通京橋同時也是沘江沿線8大鹽井運鹽的“鹽馬古道”北上西藏,南下緬甸的必經(jīng)橋梁。通京橋至今仍然是沘江兩岸村民往來的必經(jīng)通道,每天有上千人次從橋上往返通行。1998年公布為云南省文物保護單位。位置:云南大理州長新鄉(xiāng)包羅村開放時間:全天門票:免費交通路線:通京橋距離云龍縣城石門鎮(zhèn)34公里,可沿黃(連鋪)金(頂)公路往蘭坪方向前往,約半小時車程,沿路可觀賞沘江河谷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