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羅浮山5A級名勝景區(qū) 惠州羅浮山風景區(qū)旅游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05-25 18:33:23作者:未知
話說從去年夏天開始,如果問一個倫敦人:“倫敦哪個景點最火?”
得到的回答估計不是“海德公園”、“白金漢宮”、“倫敦眼”之類的傳統(tǒng)答案,
而是一個叫做大理石拱門丘(Marble Arch Mound)的地方。
(設計效果圖)
不過,這個景點的“火”,不是因為多漂亮、多好玩,
反而是因為倫敦人、乃至很多英國人,都對它嫌棄至極,已經罵了半年時間。
大理石拱門丘長這樣,簡單來說就是一座鋪滿綠植的假山,高約25米,
它建在倫敦著名商業(yè)街“牛津街”旁邊,是一個臨時裝置,只放半年時間,預計今年1月拆除。
(設計效果圖)
拱門丘上有一個觀景平臺,據說站在上面可以俯覽周圍的知名景觀,包括海德公園、牛津街等等,給人們帶來“倫敦市中心獨一無二的觀賞體驗”。
這兩年受疫情影響,牛津街比之前冷清很多,政府為了盤活這片地區(qū),進行了一系列策劃,
修建這座臨時假山裝置就是其中之一,希望可以吸引更多人來 倫敦參觀。
(設計效果圖)
它是由荷蘭知名建筑事務所MVRDV設計,
當初看設計效果圖,有一種“給城市注入綠色”的感覺,貌似還挺有意思。
(設計效果圖)
沒想到的是,在去年的半年多時間里,拱門丘迎來了大型翻車現場,
而且從建造期間,一直“翻車”到景觀開放,人們的嫌棄也沒停過。
去年6月,拱門丘還在搭建,只能看見一堆復雜的腳手架。
當時它的預算是200萬英鎊(約合1733萬元人民幣),
英國媒體那時就已經開始用“蠢了吧唧”(stupid)形容它。
當時的照片確實看不出個眉目,就跟普通工地沒啥兩樣。
站在頂上看周圍,視野貌似也一般。
當時一些人就對拱門丘產生了質疑,覺得這么一座不起眼的假山,起不到“吸引游客來倫敦”的作用。
“哦~這是大理石拱門上的一個土堆嗎?
不了吧,我可不想跑到倫敦中心地帶,爬上這玩意看風景。
這想法太蠢了!”
“就算給我錢,我都不會(為了它)去倫敦的?!?/p>
“真是浪費錢又礙眼。”
畢竟當時拱門丘還沒完工,一些人還抱著一絲絲希望,
也許完工之后效果就好了,再等等看吧。
但結果是,拱門丘完工并且作為景點正式開放之后,“翻車”更徹底了。
去年7月大理石拱門丘終于建好了,最終耗資高達600萬英鎊(約合5198萬元人民幣)
26日正式對外開放,接待民眾參觀,
去參觀得花門票,成年人8英鎊,兒童5英鎊。
一些英國人好奇拱門丘長啥樣,甚至從外地趕來,排隊買票參觀,
沒想到映入他們眼簾的,就是這么一個東西。
25米的腳手架,上面鋪上木板,再貼上草皮、掛上各種植物,就完成了。
有人拍到假山內部,就是腳手架和木板搭成的結構。
遠看平平無奇一座人造假山的樣子,放在那里毫不起眼。
有人爬到頂上,憑欄遠眺。
也沒發(fā)現啥特別的視角,景色還是那番景色。
有的地方還被樹遮擋了視線。
跟效果圖對比一下,說一句“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也不過分,
甚至看實物還有一種和周圍環(huán)境格格不入的感覺。
更讓人生氣的是,拱門丘的質量實在太差了,還沒怎么樣就各種小毛病不斷。
26號開放參觀當天,拱門丘上掛的植物就已經開始脫落,
據說當天工人們一直忙活到晚上11點,不停往假山裝置上添加各種植物,想讓它更好看些。
28號下了一場雨,拱門丘上的一些植物和草混合著泥土,從裝置上掉下來,
后來再看它的時候,能直接看到棕黃色的、光禿禿的“草地”。
那些慕名去參觀的游客,也是乘興而去、敗興而歸。
好朋友David Braithwaite和Christian Evans結伴去參觀了拱門丘,還在跟前合了張影。
被問到參觀感受時,David直言:“當初他們介紹說拱門丘多漂亮,現在一看有點兒被它的樣子驚到了?!?/p>
“站在上面連牛津街的頂都看不見?!?/p>
Christian的感受也差不多:“一般來講,不會有建筑裝置讓我覺得想毀了它的?!?/p>
“我能get到一部分,但旁邊的植物已經死了,因為底下的土不夠多。”
花了那么多錢,效果還那么差,人們都覺得不值,拱門丘一開放就被群嘲了,
有人說它是“垃圾山”,有人封它為“首都最差旅游景點”。
面對老百姓的抱怨,開放僅一天后,威斯敏斯特議會就承認,拱門丘的部分“還沒準備好迎接游客”,
“我們正在努力,在接下來的幾天內解決這個問題?!?/p>
為了平息大家的怒氣,他們決定門票也不收了,
已經訂票的人可以退票,或者獲得返程車費作為補償。
但這些都不足以打消人們對它的嫌棄,網上對它的嘲諷一大片,一直持續(xù)了半年。
有人把它比作《侏羅紀公園》里,三角龍拉出來的便便山
有人把它比作現實版《超級馬里奧》。
還有人想起了天線寶寶的家。
“今天第一次看見大理石拱門丘。
它讓我想起那些廢棄的主題公園照片?!?/p>
“這種花掉200萬英鎊(其實是600萬)的方式很有意思嘛?!?/p>
“年度史詩級的失?。?/p>
英國倫敦地標,大理石拱門丘。
可愛點兒來形容 - 它是一個由人造樹木覆蓋的臨時小山丘- 但執(zhí)行起來是災難性的。又丑又貴?!?/p>
因為費用嚴重超支加上民怨嚴重,威斯敏斯特議會的副領導人Melvyn Caplan引咎辭職。
后來另一個消息曝光,
威斯敏斯特議會任命的拱門丘項目負責人,是議會官員中薪水最高的。
這位牛津街改善項目的總監(jiān)Elad Eisenstein,2020年10月獲得任命,薪水是22萬英鎊,
這個薪資,甚至超過了議會首席領導人Stuart Love 21萬多的薪水。
花那么多錢請人,就建了這么一座假山,消息一曝光更讓人生氣了,
拱門丘在倫敦擺了6個多月,倫敦人也嫌棄了它6個多月,
終于,1月9號本周日,在接待了25萬人次參觀后,拱門丘要正式關閉了,并在接下來的幾周里拆除,
人們再也不用嫌棄它了。
有意思的是,最近幾天拱門丘迎來了一波參觀熱潮,
很多人都想趕在它消失之前看一眼,哪怕就是為了看一眼它有多差勁兒。
嫌棄了那么久可算要拆了,很多人心里高興,開始用特殊的方式表達暢快的心情——
他們假意舍不得,“假惺惺”挽留拱門丘。
一位叫Alexander Bowen的哥們在網上弄了個請愿書,題目叫“救救大理石拱門丘”用諷刺的語氣懇請不要讓它消失。
他在請愿書中寫道,
“2021年5月開始建造,花了600萬英鎊成本,大理石拱門丘已經成為倫敦的地標和游客愛去的打卡地?!?/p>
“這份請愿書的目的,是請求威斯敏斯特議會將它的壽命延長到預計的拆除日期1月9日之后?!?/p>
“拱門丘是一件藝術品,也是一種連接——它不能在鼎盛時期被拆掉,尤其是考慮到已經投入的金錢和樂趣?!?/p>
“我們的想法很簡單— #救救拱門丘。”
推特上的網友們馬上領會到請愿書的妙處,也紛紛戲精上身,跟著一起玩梗。
大理石拱門丘有朝一日會成為國家劇院和肖爾迪奇停車場一樣的神圣模板。
我們不能對拆除提議無動于衷。這是我們的亞歷山大圖書館。
伙計們,大理石拱門丘我們只能看到周日了,在這個備受喜愛的倫敦地標永遠消失之前,趕緊去看一眼吧。
大理石拱門丘:外面和里面。
(你還有48小時可以去上面看看,或者帶著余生揮之不去的遺憾生活。)
對于建筑粉來說,你們仍然可以購買這個花了600萬英鎊建成的大理石拱門丘的模型。
總感覺大理石拱門丘是一支叫“學徒”的團隊建造的。
我會雇建大理石拱門丘的這些人,因為他們的下一個項目有那么多機會來證明它有多驚艷。(大概不會有比這更差的東西了
大理石拱門丘去世了。安息吧,你將永遠活在人們心中。
太讓人不敢相信了。我多想跑到你身邊。真的無法相信。
還有的網友比較直接,直接說出了心中的不爽。
倫敦的拱門丘,價值600萬英鎊,所謂的旅游景點,開放6個月之后終于要關了。
它被群嘲了一通。完全是浪費錢!
是時候快速看一眼大理石拱門丘了。
我很高興能看見花了納稅人600萬英鎊能建出個啥。
我終于親眼見到大理石拱門丘了。
如果你想總結一下2021年的話,我大概會說,這是人類的愚蠢和錯誤決策導致可怕結果的一個恰如其分的證明。
總之,拆是要拆了,
但對于這座耗資600萬的假山,
倫敦人應該能記一輩子了......
ref:
https://www.dailymail.co.uk/news/article-10379277/People-set-mock-petition-save-Marble-Arch-Mound-ahead-closure-Sunday.html
https://www.dailymail.co.uk/news/article-9712407/82ft-tall-Marble-Arch-Mound-takes-shape-ahead-July-26-opening.html
https://www.mylondon.news/news/zone-1-news/marble-arch-mound-falls-apart-21173844
https://www.dailymail.co.uk/news/article-9830387/Londons-2m-Marble-Arch-Mound-mocked-looking-like-slag-heap-costs-6p-step.html
夏天吃雪糕嗎:讓小紅書的去拍一下就美美的了
張小也ka:這錢花的,造孽啊
布丁今天瘦了嗎:天線寶寶的家都沒那么難看,這設計師可以開除了
初心就是想躺著:啊 圖片感覺挺好看的,就是會不會太貴了
WhiteShiki:這。。。賣家秀和買家秀巨大差異地另類演示,就是太貴了吧
小仙女霧霧子:效果圖還行,建出來完全不一樣
Orane_Fudge:我不懂,整點土和石頭造個正了八經的假山很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