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羅浮山5A級(jí)名勝景區(qū) 惠州羅浮山風(fēng)景區(qū)旅游
2023-01-31
更新時(shí)間:2022-05-30 12:23:15作者:未知
1、白水漈瀑布;瀑布分為兩層,間距百余米,上為斜漈瀑布,下為水漈瀑布,遠(yuǎn)眺似白練懸空,是金湖最大的瀑布。它發(fā)源于泰寧第二高峰——峨嵋峰的九棟嶺,在兩山對(duì)峙間,石峽中開,流水奔突而下,匯聚沿途的小溪、山泉注入金湖,百米之外便能聽到瀑布轟雷般的響聲。每當(dāng)雨過天晴,瀑布周圍霧氣騰騰,在陽光的照耀下,還可以看到一道彩虹懸掛其中,光芒四射,蔚為壯觀。
2、赤壁丹崖;寬約500多米,高約100米,壁面寸草不生,如城壘突兀,倒影紅透湖水,因此巧借古之“赤壁”的名聲,直呼其為大赤壁。碧水丹山,斐綠疊丹。雖沒有“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景象,但綠水浩蕩,丹崖壁立,斑斕絢麗,氣度不凡,別有一番意境。
3、水上一線天;是金湖景區(qū)很有代表性的景點(diǎn)之一。巖危壁峭,合掌雙峰相互擠扎,湖水上漲浸過山腰,形成深綠色的狹長水巷,只容一只小般擦崖而過。峭壁竦立間突出的五道石棱,人稱五馬落槽。峭壁上長滿各類花草,其中有石蘭、吊蘭和還魂草等,還有兩股飛泉由上而下直瀉深潭,響聲錚錚然,更顯得潭色如碧。幽谷迷律俗稱“二線天”,舊稱二十四溪,是指彎彎曲曲二十四彎的意思。水道長2千米左右,兩岸懸崖峭壁,花草攀崖,修竹成林,禽鳥時(shí)現(xiàn)。船只在幽靜的峽谷中左彎右轉(zhuǎn),給人以峰回路轉(zhuǎn)、撲朔迷離的感覺,因此雅稱為幽谷迷津。盡頭有塊巖石擋住去路,看似船只進(jìn)不了,其實(shí)可以進(jìn)去,可謂“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船只沿石壁擦過,有一塊圓溜溜的巨石,在兩邊水中各映出一線;仰望,則形成一個(gè)弧形,便是“水上二線天”。
4、美食特色;泰寧縣因氣候原因,地方菜肴口味金溪上游偏重、偏辣、金溪下游偏淡,淳香濃厚,地方特色菜有“金湖魚頭”、“鯉魚粉絲”、“酸菜小筍”、“農(nóng)家豆腐”、“鳡魚”、“腌肉香菇”、“紅燒狗肉”、“清蒸桂魚”、“清燉鯰魚”等。各賓館、酒家均可提供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菜肴,同時(shí),各賓館根據(jù)各店特色推出食用菌系列、魚系列、藥膳滋補(bǔ)系列、豆腐系列、素菜系列、野菜系列等五個(gè)系列的菜肴。泰寧民間風(fēng)味小吃歷史悠久、種類繁多、豐富多彩,至今仍在我縣廣闊城鄉(xiāng)久傳不衰,深受廣大群眾喜愛的風(fēng)味小吃有五十余種。其中較具有地方特色的有“碧玉卷”(俗名叫“韭菜糍”,原料為純真大米和碧綠的韭菜,烙成薄餅,卷入香菇、鮮筍絲等餡料,煎成筒狀,油軟潤滑,色香味俱佳)、“狀元糍”(又叫糯米糍,用質(zhì)地純正的糯米作原料,搓成乒乓球大小的糍團(tuán),用黃豆粉、花生粉、芝麻等作佐料,吃法多種多樣)、“暖菇包”(用鼠曲草和米漿為原料,包入鮮筍絲、臘肉、豆腐干等餡料,蒸熟即可食,每年春社<農(nóng)歷二月初四>家家戶戶做來敬土地神,祈求五谷豐登)、“仙草糕”(用鮮仙草和食米為原料,煮成碧綠色的濃糊,待冷卻凝固后切成方塊,趁熱食之,軟滑芳香,吃后全身涼爽,暑氣全消),其余的還有“白條魚”、“尚書酒”、“餡心饅頭”“烏株粳米糍”等等,我縣各小吃店均可提供泰寧特色小吃。
5、暖菇包子;又稱包糍 暖菇,學(xué)名叫鼠曲草,又叫佛耳草,初春生長于田野,性溫味甘,早春采摘后洗凈曬干,芳香撲鼻,有化痰止咳及強(qiáng)腎益筋之功效。泰寧民間每年在“春社”這一天,農(nóng)村家家戶戶做暖菇包子,以敬土地神,祈求五谷豐登。遠(yuǎn)近的親朋好友都相互往來品嘗,這種習(xí)俗流傳至今。暖菇包的制作因方法不同,有包子和包糍之分。泰寧的龍湖、黃厝、與三地等農(nóng)村,盛行做包糍,包糍是用碾碎暖菇粉與炊熟的米飯(六成糯米、四成食米)舂打成糍,切塊、捏成筒狀,放餡(以臘肉、香菇、鮮筍、蝦米、薤子,再配上辣椒等佐料炒熟)兩邊合攏捏緊,蒸熟即成。其余的鄉(xiāng)村則盛行做暖菇包子,先將食米、糯米浸泡后,加上剛采摘的暖菇,磨成米漿,裝入布袋里砸去多余水份后,入熱鍋煮成糊團(tuán),再將糊團(tuán)搓成一小塊,做成鍋狀,填入餡料,封口后裝入蒸籠蒸熟即為暖菇包子。
6、鼠曲草;鼠曲草生長在河畔,山坡,地角,清明前后特別繁盛。你也可以叫它清明菜的,它可是好脾氣,不會(huì)記較的。名字只是代號(hào),皇帝和叫花子,不都只是一個(gè)稱謂嗎?功用僅在于區(qū)分某甲非某乙。清明菜鋪滿河畔,與白茅,鐵纖草,筆筒草友好相處。它先是一星半點(diǎn)拱出地面,象汪洋中的一個(gè)個(gè)孤島。葉片一點(diǎn)點(diǎn)伸展,莖一節(jié)節(jié)挺進(jìn),終于蔓延成燎原之勢。清明菜全身被茸毛,絲綢般柔滑。黃色的小花攢成團(tuán),象一群鬧喳喳的小姑娘,擠在門后,好奇地向外張望。清明菜很難發(fā)育順暢,嫩葉還未舒展開,便被掐下,成為果腹的菜肴。掐去嫩尖的地方又發(fā)出更多的枝椏。所以清明菜幾乎都是匍匐在地,一株草就是一大蔸。長滿清明菜的河畔,綠水環(huán)繞,芭茅覆蓋著沙洲,淡薄的青霧罩著河堤,城市,橋。清明菜上總是沾滿了露水,那晶瑩的水珠,誰說不是具有魔法的水晶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