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羅浮山5A級名勝景區(qū) 惠州羅浮山風景區(qū)旅游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06-02 10:06:47作者:未知
1、三橋。三橋指的是太平橋、吉利橋和長慶橋,位于同里古鎮(zhèn)中川北路西200米處,是同里最著名的三座石橋。三橋在同里人的心中,象征著吉祥和幸福。這里自古以來就有“走三橋”習俗,每逢婚嫁喜慶時候,當?shù)厝司蜁Y隊走三橋,口中長長念一聲“太平吉利長慶”,以討喜氣。在同里人的一生中,滿月,結婚,60大壽時是一定要兜三橋的,因此三橋被看作是同里的風水寶地。正所謂”走過太平橋,一年四季身體好;走過吉利橋,生意興隆步步高;走過長慶橋,青春長駐永不老。三橋呈“品”字型,跨于三河交匯處,三座石板橋均為單孔橋,既小巧玲瓏,又古樸典雅。太平橋和長慶橋,一為梁式,一為拱式,而形為半月的吉利橋,處于太平、長慶兩橋之間,三橋都有花崗石鑿刻的楹聯(lián)。三橋之間的駁岸上置有花崗石欄凳,可供游人駐足歇息。若于吉利橋北岸環(huán)顧三橋,則小橋如虹臥波,河水明凈似鏡,波光橋影在綠樹掩映下充滿詩情畫意。沿河青石駁岸,岸邊和歡、女貞臨波倒映,兩岸筑有花石欄,河中船來船去,雙雙對對;橋上人來人往,笑語蕩漾。
2、嘉蔭堂。嘉蔭堂位于同里鎮(zhèn)竹行街尤家弄口,始建于民國初,宅主名柳炳南,因此也叫柳宅。嘉蔭堂的房主柳炳南是與知名愛國詩人柳亞子同宗的富商,他在蘆墟開設油坊發(fā)跡后,花費白銀兩萬兩在同里營建了這處宅第。嘉蔭堂分為前廳、中園、后樓三部分,前門臨街,后門臨水。衍慶樓即內(nèi)宅堂樓,門樓上枋刻有“暗八仙”淺浮雕。樓內(nèi)陳列著一幅幅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名人軼事木雕。衍慶樓西北隅還有一座臨水而筑、小巧玲瓏的水秀閣,置身其中,近可聞風聲、水聲、鳥叫聲,遠可觀小橋駁岸,老樹蒼翠,是一個修身養(yǎng)性的好去處。嘉蔭堂的主建筑俗稱“紗帽廳’,系仿明結構,整座大廳高大寬敞,肅穆莊重。廳內(nèi)到處刻著圖案,五架梁兩側刻有八駿圖”,梁兩端刻有‘風寒牡丹,梁底則刻有“稱心如意”、“必定高中”等圖案,就連拳頭大小的一塊“峰頭’,也刻上了寓意“連生貴子”的蓮蓬,真是琳瑯滿目,美不勝收。更為罕見的是,紗帽翅上也刻上了《三國演義》中的古城會、三英戰(zhàn)呂布、三顧茅廬、草船借箭等八幅形象逼真、呼之欲出的圖畫,讓人不由拍案叫奇。這組木雕現(xiàn)已被《中國戲曲志·蘇州分卷》收錄。
3、羅星洲。羅興洲位于同里鎮(zhèn)東部,是浮現(xiàn)在同里湖面上的一個小島,是集道教、佛教、儒家三教合一的宗教圣地。羅興洲始建于元代,是由于河底淤泥的沖刷而自然形成的,像太極八卦里面的羅星一樣,故而取名羅星洲。幾經(jīng)重建,現(xiàn)存有觀音寺、文昌殿、斗姆閣、曲橋、游廊等景點。從同里鎮(zhèn)到羅興洲需乘渡船前往,沿途可欣賞同里湖煙波浩渺、魚帆點點的水鄉(xiāng)景色。遠望羅星洲,恰似一座遺世獨立的白蓮,碧波蕩漾之中可傾聽悠揚梵音。這里遠離喧囂,遠離浮華,空氣中也隱隱透著禪意。羅星洲以煙雨景觀見勝,山門正面為關帝殿,莊嚴肅靜。殿后是寬敞的庭院,穿過庭院便是洲上的主體建筑觀音殿。該殿為兩層重檐建筑,造型壯麗,氣勢宏偉。殿底層圍有寬闊的游廊,殿后建有一個小亭。殿宇的南面是一個花園,由弧形的堤岸構成一泓池水,水池周圍有水閣、旱船、曲橋等建筑。曲折的游廊由西向東將殿宇與花園有機地加以分隔,成為烘托花園的背景。游廊地形比較高,能清楚地眺望湖面的景色并俯視園中羅星洲的樓閣池水。環(huán)繞小島的堤岸蘆葦搖曳,垂柳依依,漫步其上可盡覽湖光水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