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羅浮山5A級名勝景區(qū) 惠州羅浮山風(fēng)景區(qū)旅游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06-08 14:04:48作者:佚名
1、峰峰礦區(qū)境內(nèi)現(xiàn)有名勝古跡120多處,其中南北響堂石窟、磁州窯遺址、玉皇閣和水浴寺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處,省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2處,北齊石窟文化和磁州窯文化列入邯鄲十大文化脈系。
2、北響堂寺位于和村鎮(zhèn)鼓山西側(cè),建造在半山腰石壁之上。它草創(chuàng)于北魏建于北齊(公元550—577年),北齊后隋、唐、宋、元、明又均有續(xù)鑿?,F(xiàn)存石窟9座,(其它小龕不在其內(nèi))大小佛像725尊。石窟分南、中、北三組,每組皆有以北齊為代表的一個大窟。
3、南響堂寺位于古太行八陘之一“滏口陘”西側(cè)要隘處(現(xiàn)在西紙坊村),由石窟、靠山樓閣、殿宇和古塔組成。始建于公元565年,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石窟現(xiàn)存7座,共有大小造像3700余身,刻有記年題記的有38處之多。石窟均鑿于北齊年間,窟內(nèi)外及附近巖壁上還有不少隋唐等朝代補鑿的摩巖造像。寺內(nèi)有宋塔、明清殿宇、百年古樹。
4、玉皇閣原稱“玉帝四明無梁閣”。位于南響堂寺東南一華里,為磚瓦結(jié)構(gòu)的無梁建筑。始建于明隆慶萬歷年間(公元1567—1573年),清光緒二十二年重建(公元1896年),占地面積300平方米。閣建于石供券平臺上,券沿雕四龍、二鳳和花卉,閣內(nèi)無一梁柱。閣頂支承,在層層出跳的磚制華拱之上,共計24層。
5、老爺山摩崖石刻位于南響堂寺隔河南岸,元寶山下。始建于唐末。石刻為浮雕式佛教石刻,高不足1米,長約20米,上下交錯,開龕兩排,共7個佛龕,大小造像83尊,分有姿態(tài)各異的佛教,密教和道教題材。與南響堂寺、無梁閣形成一個三角形的天然風(fēng)景區(qū)。
6、黑龍洞位于元寶山下。該洞為石灰?guī)r深洞,由地下水常年浸蝕而形成,后因地下水位和地殼變動而露出水面。洞下有泉,稱黑龍泉,是滏陽河的主要水源之一。黑龍泉多以巖縫、石洞噴射而出,猶如群龍吐水。龍洞東西100米有大泉眼26個,小泉眼不計其數(shù),形成泉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