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羅浮山5A級名勝景區(qū) 惠州羅浮山風(fēng)景區(qū)旅游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11-28 18:34:29作者:智慧百科
鎖云橋簡介:鎖云橋,景色宜人,位于彌渡苴力鄉(xiāng)境內(nèi),是大理彌渡縣著名的旅游風(fēng)景區(qū),為大理市彌渡縣增添光彩,吸引了眾多的旅游觀光者。古老而年輕的苴力,是彌渡古文明的縮影。毗雄、毗雌河與214國道并駕齊驅(qū),宛如兩條巨龍橫貫全境。給這片神奇秀美的沃土增加了亮麗的風(fēng)景,注入了無限的生機。苴力文化發(fā)達,歷史悠久,境內(nèi)青石變一帶出土了大量珍貴文物,其中戰(zhàn)國銅鼓尤為珍貴。苴力有眾多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昔人概括為“苴力十八景”,鎖云橋就是其中有名的一景。鎖云橋始建于明代,它的魅力在于樸實無華,羚羊掛角,毫無雕鑿可言。一切順其自然,依法自然。“大象無形,大音稀聲”。鎖云橋記載著苴力人民的聰明才智,展現(xiàn)了苴力人民高超的建筑藝術(shù)。彌渡素稱“橋鄉(xiāng)”,古時,橋梁建筑星羅棋布,近代累遭水患,古橋幾乎毀滅殆盡,而紅河源頭數(shù)十條河流匯集的毗雄江大門鎖云橋,絲毫無損,巍然屹立,這便是最好的證明。其實鎖云橋的幸存,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這方人民的生態(tài)意識。橋兩旁一排排茂密的竹子,牽手相依,挺挺屹立,一任春的溫暖,夏的洗禮,郁郁蒼蒼的楊柳婀娜多姿,微風(fēng)徐徐,更覺嫵媚。流水悠悠,娛然自得。嚴然是一幅絕世的田園風(fēng)光。橋上有又軌渡槽,多年前是木制的,水清如鏡,在陽光的折射下,象兩條銀蛇起舞于鎖云橋,形成橋下水,橋上水,水映石橋橋載水的奇觀。鎖云橋旁有鎖云閣,又名魁星閣,氣勢渾宏,遺世獨立,四旁綠樹成蔭,野花匝地,時有鳥鳴,更覺清幽。鎖云閣內(nèi)有乾隆庚午年間解元李宰所書的對聯(lián):現(xiàn)出南天,漫云照橋頭蒸土氣,氣歸彌渡毗雄水關(guān)閣下壯文瀾。雋永的文筆涵蓋深層的哲理,吞吐氣熱攬宇宙之無窮。給鎖云閣頻添了幾分歷史的重負和文化韻味。確實,登鎖云閣你會聞到一股濃濃的文化韻味。各種雕刻千姿百態(tài),爭奇頭艷,艷而不驕,土而不俗。站立于鎖云閣頂,整個苴力壩子一攬無余,剛建成的滇中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工程格外顯目。新修的溝路星羅棋布,田成方,渠成網(wǎng),澇能排,旱能灌。一望無際的小麥彌溫的是綠意,綠得深沉,綠得瀟灑,宛如一首月光下的田園交響曲。如今的鎖云閣已成為苴力文化站所在地,也成為苴力鄉(xiāng)文化活動中心。苴力是山歌之鄉(xiāng),文化之鄉(xiāng),苴力人對花燈情有獨鐘,大人,小孩都能唱能歪。花燈是苴力人精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部分。這里有花燈世家,山歌世家。苴力花燈參加過云南省文藝調(diào)演,拿過大獎。苴力人老老少少只要一有空便來這里表演,交流,給鎖云閣增加了幾分熱鬧。鎖云橋虹臥波,連接著兩岸的歲月,沉淀著厚得的歷史。文人雅士不斷演義著橋的優(yōu)美故事和傳說,使原本古樸的鎖云橋,披上了一道神秘的色彩。這個地方相信還是有好多人沒去過,這個假期不愁沒去處了,帶上你的家人,約上你的朋友,一起到彌渡的這些風(fēng)景區(qū)去游玩一番吧!位置:云南省大理市彌渡縣苴力鄉(xiāng)境內(nèi)
自駕路線:彌渡縣出發(fā),進入錦屏街,行駛140米右轉(zhuǎn),進入太和街,行駛110米左轉(zhuǎn),進入建設(shè)路,行駛110米直行,進入環(huán)城東路,行駛70米右轉(zhuǎn),從環(huán)城東路到祥臨公路,行駛1.4公里右轉(zhuǎn),進入祥臨公路,行駛18.6公里左轉(zhuǎn),從祥臨公路到苴力鄉(xiāng),行駛450米,到達苴力鄉(xiā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