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積分入學什么時候開始申請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06-27 08:00:27作者:未知
外媒:拜登與朔爾茨會談,向普京“炫耀”西方的團結
七國集團(G7)峰會當?shù)貢r間26日在德國開幕。綜合法新社、俄羅斯塔斯社報道,美國總統(tǒng)拜登在峰會開始前與德國總理朔爾茨會談時稱,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一直希望“北約和G7以某種方式分裂”,“但我們沒有分裂,將來也不會分裂”。
塔斯社報道稱,拜登還感謝朔爾茨為維護所謂西方團結付出的努力。法新社則報道稱,面對拜登,朔爾茨稱贊了西方的團結,并稱“這是普京從未預料到的”。
美國總統(tǒng)拜登與德國總理朔爾茨會談 圖源:德媒
同日,美國總統(tǒng)拜登發(fā)推文宣稱,七國集團將共同宣布禁止進口俄羅斯黃金。
G7峰會于26日至28日在今年輪值主席國德國南部巴伐利亞州小鎮(zhèn)加米施-帕滕基興舉行。烏克蘭危機問題是本次G7峰會的重要議題。分析人士指出,表面上看,烏克蘭危機使歐洲多國暫時加強了與美國的“捆綁”。然而隨著時間推移,人們發(fā)現(xiàn)被犧牲的是歐洲的利益,而維護的卻是美國的霸權。同時,在目前全球能源緊張、糧食價格高企的背景下,美國大搞陣營對抗的政治操弄、圍堵遏制“戰(zhàn)略對手”,根本無助于解決當前烏克蘭危機引發(fā)的一系列問題。
來源:環(huán)球網(wǎng)
延伸閱讀:
西方兩場峰會接連登場 他們是要攤牌了嗎?
今天(26日)拜登乘坐空軍一號飛抵德國巴伐利亞,西方兩場宣揚已久的“重磅”峰會隨即接連登場。
除了俄烏沖突這個美歐面前的當務之急,“中國威脅”也毫不意外地被渲染成關鍵議題。正在召開的G7峰會不僅推出對標“一帶一路”倡議的新全球基建伙伴計劃,還將討論中國所謂“強迫勞動”和“竊取知識產(chǎn)權”問題。
北約峰會更是事先聲張,首次將“中國”寫入北約最新版的“戰(zhàn)略概念”文件,對抗中國的意圖相當明顯。
同樣備受關注的一點,是日韓澳新四個亞太國家的領導人也都將出現(xiàn)在北約馬德里峰會上。其中,日韓還都是首次參加。
這些信息是否標志著北約亞太化進程正在明顯加速?背后一堆爛攤子的拜登會在歐洲收獲與歐洲和亞太盟友的更多“團結”嗎?
01
“七國集團將共同宣布,我們將禁止進口俄羅斯黃金?!?/p>
G7峰會今天剛剛開幕,拜登已經(jīng)急不可耐地在推特上做了這樣的預告,坐實了之前媒體的猜測。
拜登推特截圖
除了“黃金禁令”,此次G7峰會預計還將討論有關替代俄羅斯石油和天然氣進口的方案,以及“增加對俄壓力、表明對烏支持”的其他具體建議。
就像東道主、德國總理肖爾茨所說,今年的G7峰會就是要在烏克蘭問題上“傳達北約和七國集團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團結的信息”。
只是,這個“團結”的含金量,很是值得商榷,尤其是俄羅斯手里攥著德國主要的能源供應。
這不,俄羅斯剛宣布要停氣10天,對“北溪-1”輸氣管道進行年度維修,柏林方面就開始擔心俄羅斯可能完全切斷對德的天然氣供應,于是采取“孤注一擲”的方式,頒布一項緊急法令,允許聯(lián)邦政府在天然氣短缺的情況下恢復燃煤燃油發(fā)電。
犧牲自身利益,維護美國霸權,這筆賬該怎么算,歐洲國家應該門清。
資料圖
中國,是今年G7峰會的另一個主題詞。
事先已有預告:美國“將帶著最嚴厲的、對付中國的劇本抵達巴伐利亞參加G7峰會”。
就目前媒體曝光而言,“最嚴厲”大致分兩手:
一是“批”。
據(jù)路透社發(fā)自美國空軍一號的報道,在拜登前往德國途中,白宮方面宣稱,G7將討論中國所謂“強迫勞動”和“竊取知識產(chǎn)權”問題。
外媒報道
去年的G7峰會其實已經(jīng)談及類似話題。
當時會后的領導人公報公開就新疆、香港和臺灣問題點名批評中國,還要求世衛(wèi)組織開展“及時、透明、由專家主導、基于科學”的新冠病毒起源第二階段調(diào)查。
不過,在中國人權問題上,去年的公報只是含糊地“呼吁中國尊重基本自由”;在涉及新疆的問題上,也沒有就禁止各國參與受益于“強迫勞動”的項目達成共識。
今年還要走得更遠一點,那就是對中國的措辭會更強硬?
事實上,美歐的對華戰(zhàn)略差異是不可逾越的。美國要的是西方一起扳倒中國。歐洲國家與中國既有意識形態(tài)分歧,也有經(jīng)濟上的競爭與合作需求。
因而,再如何強硬至多也只是“嘴炮”。
二是“立”。
美國預計還將在今年G7峰會對世界作出又一個“吊人胃口的宏大承諾”:推出“涵蓋全球基礎設施、民生健康和數(shù)字基礎設施的伙伴關系”。
資料圖
華盛頓對此寄予厚望。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說,“這可以代替中國人所提供的東西,成為另一種選擇”“我們打算讓這成為拜登政府在剩余任期內(nèi)外交政策的標志之一”。
一年前,拜登總統(tǒng)在會見G7領導人時曾敦促他們支持“重建更好的世界(B3W)”,旨在替代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如今看來,雷聲大雨點小。
名字換了,前景就會好嗎?
G7國家整體面臨高通脹,已然不太可能為美國新“承諾”提供大量資金,說的是會“尋求私營部門的貢獻”,但迄今依然缺乏落實的具體方案。
由是觀之,新的所謂“伙伴關系”依然是一張被美化的“空頭支票”。
02
結束德國G7峰會行程后,拜登將馬不停蹄地奔往這次歐洲之行的下一站,西班牙首都馬德里。29日到30日,北約峰會將在那里舉行。
跟G7峰會類似,“應對中國威脅”也是北約峰會事先對外聲張已久的主題之一。
22日以及更早的16日,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已先后在兩個不同場合進行“預熱”,尤其是對“中國威脅”大加炒作,生怕外界太過關注烏克蘭危機而“忘卻”中國。
資料圖
斯托爾滕貝格稱,北約馬德里峰會將有五大焦點,包括商討繼續(xù)為烏克蘭提供支持、審議芬蘭和瑞典入約問題以及通過指導未來十年發(fā)展的新“戰(zhàn)略概念”文件等等。
概括起來,對烏開戰(zhàn)的俄羅斯是“最緊迫的威脅”,但中國也是北約“不能忘記的所有其他安全挑戰(zhàn)”之一。
在把“中國威脅”渲染成“重頭戲”過程中,這次北約峰會主要突出了兩個關注點:
一是北約新“戰(zhàn)略概念”文件將首次點名中國。
這個“首次”,被美國和北約官員說成是北約的“一個巨大進步”。斯托爾滕貝格稱,他希望盟國會說中國對北約的“價值觀、利益或安全構成一些挑戰(zhàn)”。這聽起來是在催30個成員國“統(tǒng)一戰(zhàn)線”,實際是代表北約進行毫不掩飾的“政治宣示”,明確針對中國。
另一個關注點,就是日韓澳新四個亞太國家領導人也去了馬德里。
在北約2030改革方案中,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和新西蘭被明確定義為北約在亞太的四大伙伴國。在目前為止的表態(tài)中,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尤為積極,他也將成為第一個出席北約峰會的日本首相。
還沒動身前往歐洲,岸田就已經(jīng)表示,將把日本與北約的合作“推向一個新階段”。
資料圖
15日宣布這個消息時,他就說要在北約峰會上強調(diào),“在世界任何地方都不能容許武力片面改變現(xiàn)狀的行為”。
把俄烏沖突引向亞太,這套嗑兒,岸田以及日本右翼政客已經(jīng)重復了不止一次。北約峰會,將成為他們的又一個放大器。
較之日本,韓國在涉華方面表現(xiàn)得相當謹慎。
韓國總統(tǒng)府方面在22日介紹情況時試圖撇清“嫌疑”,強調(diào)韓國總統(tǒng)首次參加北約峰會,并不代表韓國將轉(zhuǎn)向反華反俄政策。
但連一些韓媒都說,尹熙悅的馬德里之行,將被看做是“強化韓美同盟和配合美國外交戰(zhàn)略的姿態(tài)”。韓國國內(nèi)也有不少聲音認為由此對中俄造成刺激,“得不償失”。
03
顯然,拜登這次是想借著俄烏沖突和渲染“中國威脅”,跟歐洲甚至部分亞太盟友再刷一波“團結”。但正如一些美媒觀察到的,就連歐洲國家也不那么同意在北約框架內(nèi)對中國采用強硬措辭。
它們有至少兩方面的擔憂:一是不希望北約變成一個“全球聯(lián)盟”而被分散力量;二是不希望明確將中國列為對手。
一位歐洲問題學者對補壹刀說,西方內(nèi)部的這種分歧越來越明顯了。
歐洲大國雖然也想借助危機提升自身影響,但從自身利益出發(fā),它們更傾向于對俄烏沖突進行危機管控,未來希望跟俄羅斯回到談判桌上,在對中國方面上不想走向極端。
資料圖
但美日等國明顯是想利用這場危機,把在歐洲和亞太的地緣政治對抗打造成長期趨勢,甚至進一步擴大化。美國拼命地把自身戰(zhàn)略意圖強加到盟國身上,將歐洲和亞太安全問題混為一談,既為綁定中俄,也為綁定其他盟友。
西方內(nèi)部的這兩種分歧性趨勢,正在進行較量。
就在“空軍一號”飛往歐洲時,美歐不少媒體和觀察家都注意到拜登身后那一大攤甩不掉的“煩惱”:通脹居高不下,經(jīng)濟衰退風險加劇,墮胎權之爭背后的保守主義政治回潮,11月份中期選舉民主黨人形勢堪憂……
在國內(nèi)面臨重重壓力的情況下,拜登這次訪歐,“必須更加專注于‘我能帶回什么?而不是“我能向世界展示什么?”這決定了他跟以前一樣,一邊嘴里大呼“團結”,一邊繼續(xù)把盟友推向前沿為美國“遮風擋雨”。
G7計劃停止進口俄羅斯生產(chǎn)的黃金
據(jù)路透社消息,當?shù)貢r間6月25日,有消息人士透露,美國總統(tǒng)拜登和七國集團領導人將就禁止從俄羅斯進口黃金達成一致,以擴大對俄羅斯的制裁范圍。
該消息人士透露,美國財政部將于28日下令禁止進口新的俄羅斯黃金,阻止俄羅斯參與黃金市場,從而試圖繼續(xù)孤立俄羅斯在全球經(jīng)濟中的地位。報道指出,美國財政部拒絕對該消息作出回應。
七國集團峰會將于6月26日至28日在德國巴伐利亞州召開,本次峰會的核心議題依舊是俄烏沖突與經(jīng)濟問題。綜合美媒消息,拜登已于25日抵達德國。
路透社報道截圖
據(jù)彭博社報道,今年3月,倫敦金銀市場協(xié)會(LBMA)將俄羅斯黃金加工商從其認可名單中刪除,此舉被視為禁止俄羅斯黃金進入全球最大黃金市場之一的倫敦市場。
盡管這一規(guī)定并未禁止其他廠商加工俄羅斯黃金,但大多數(shù)精煉廠已不再接受來自俄羅斯的黃金。一些買家對俄羅斯貴金屬保持警惕,包括俄烏沖突前鑄造的、在西方市場仍可交易的金條。今年3月,至少有兩家大型煉金廠拒絕對俄羅斯金條進行重熔。
不過,瑞士聯(lián)邦海關總署數(shù)據(jù)顯示,今年5月有超過3噸的黃金從俄羅斯運往瑞士,這是今年2月俄烏沖突爆發(fā)以來,瑞士首次從俄羅斯進口黃金。
對此,彭博社認為,這一情況表明西方黃金行業(yè)對俄羅斯貴金屬的態(tài)度正在“軟化”。
路透社則報道稱,西方國家一直沒有直接針對俄羅斯黃金商業(yè)運輸領域?qū)嵤┲撇?,此次消息人士?5日透露的“G7制裁俄黃金”消息,意在讓俄迅速付出沉重的經(jīng)濟代價,不能獲得戰(zhàn)爭所需要的資金。
此前,路透社引述一名熟悉制裁工作的人士的說法稱,歐盟委員會正考慮在下一輪可能的制裁中加入黃金,不過目前尚不清楚該措施是禁止對俄出口,還是禁止從俄進口,或者兩者兼而有之。丹麥駐歐盟大使的一名發(fā)言人也透露,在近期的一次歐盟特使閉門會議上,丹麥建議的制裁就包括黃金。
事實上,早在數(shù)月前,美國政客就已打起了俄羅斯黃金儲備的主意。
今年3月,一個代表兩黨的參議員團體向美國國會提出制裁俄羅斯黃金儲備交易的立法草案,計劃對任何故意交易或運輸俄羅斯央行持有黃金的美國實體實施二級制裁。
3月底美媒Axios亦披露,美國財政部長耶倫與一個兩黨參議員小組會面,討論凍結俄羅斯價值1320億美元黃金儲備的可能性。
黃金是俄羅斯中央銀行的一項重要資產(chǎn)。據(jù)俄羅斯塔斯社3月13日報道,俄羅斯財政部長安東·西盧安諾夫當天接受俄電視臺采訪時表示,由于受到西方國家制裁,俄羅斯約30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9016.7億元)的黃金和外匯儲備已被凍結,這占到了俄羅斯國際儲備總額的將近一半。
路透社稱,俄羅斯每年生產(chǎn)全球10%的黃金。自2014年克里米亞事件發(fā)生后,俄羅斯的黃金儲備增加了兩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