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菜生吃是甜的還是苦的?生菜生吃會有寄生蟲嗎
2022-12-04
更新時間:2022-06-14 22:01:12作者:未知
黃瓜是大宗蔬菜品種,近年來興起無土栽培的浪潮,且黃瓜無土栽培的優(yōu)點很多,各地都在不斷擴大黃瓜的無土栽培技術。今天我們也講一講黃瓜無土栽培技術主要有哪些步驟,供參考!
許多黃瓜品種都能適應無土栽培,由于早春和晚秋的生態(tài)條件不同,早春需選耐低溫、耐弱光、長勢旺而不易徒長、且分枝少、雌花節(jié)位低、高產(chǎn)抗病品種。
秋茬品種選擇既耐熱又抗寒、長勢好、抗病力強、產(chǎn)量高、品質好,對日照不敏感的品種。
應在清潔的小盆中裝入4-6倍于種子體積的55-60℃熱水,投入種子后攪拌至55℃,保持55℃恒溫15分鐘,進行溫湯浸種消毒,殺滅種子表面攜帶的病原真菌和細菌。
隨后,加入冷水將浸種水溫降至30℃,浸泡5-8小時,然后濾去水分,用清潔濕棉布包好,在25-28℃下約經(jīng)36小時即可扭嘴出芽。其間用溫水投洗翻動2-3次。
選擇國產(chǎn)農用巖棉的散棉(400-600元/噸),用廢舊塑料薄膜按長24厘米、寬7厘米裁剪成條,將兩邊用縫紉機縫制成一個筒,裝入15克巖棉,制做成直徑7-8厘米,高7厘米的圓柱狀育苗塊。
播種時先用清水將巖棉育苗塊浸透,然后用一小竹片,將上端巖棉壓一個深1厘米、寬1.5厘米的小溝。用鑷子把芽長3-5毫米的種子,胚根向下,立放在小溝內,隨后輕輕擠壓巖棉育苗塊,使種子和巖棉緊緊地靠在一起,放置于育苗床中。
每個育苗塊在育苗期間,通過移動調整間隔距離,從0-1厘米保證秧苗的生育空間,最后達到50-100厘平米,避免分苗移植,做到一次成苗。
按照定植的株距(30-35厘米)整齊擺放在栽培床內或將混合基質按7-10厘米厚裝入栽培塊,進行供液試運轉,加入營養(yǎng)液,循環(huán)供液,將帶秧苗的育苗塊準確地從定植孔送入,放在巖棉栽培塊或混合基質上。
畝定植2000-2500株,定植后3-4日,根系即長入栽培塊內,一般情況下成活率為100%。
無土栽培中,黃瓜幼苗前期生長較快,促成植株老化也比較快,管理上應早摘門瓜和下節(jié)位的果實,以維持苗勢,保持營養(yǎng)生長與生殖生長的平衡。
前期營養(yǎng)液用a配方(1號肥1.5千克、2號肥l千克、水1000千克),ec傻為1.5-2.4毫西門子/厘米.ph值控制在5.6-6.2。
安裝黃瓜植抹的固定裝置,溫室上掛鐵絲,順栽培行綁聚丙烯塑料繩,每株黃瓜植株上綁一聚丙烯塑料繩,下端固定在黃瓜真葉下的莖部,將植株牽引,使其繞在繩上,向上生長,同時摘除早期的側枝。
在溫度管理上要加大晝夜溫差,白天氣溫控制在20-30℃,夜間,前半夜保持15-18℃,后半夜維持13-15℃。這是由于黃瓜白天光合作用比較旺盛,同化產(chǎn)物從午后3時開始向各器官運輸,到日落后只能運出25%,尚有75%在前半夜運輸,前半夜溫度稍高有利于完成運輸,后半夜主要抑制呼吸消耗,故較低的溫度利于物質的積累和促進生育,此期植株莖粗,葉色濃綠,剛毛發(fā)達,龍頭中各小葉比例適中,心葉舒展,雌花花瓣大、色鮮黃,葉柄長不超過節(jié)間的2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