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菜生吃是甜的還是苦的?生菜生吃會有寄生蟲嗎
2022-12-04
更新時間:2022-06-15 21:31:17作者:未知
長角是公鹿的第二特征。公鹿若在幼年進行閹割,就不長角,成年公鹿進行閹割,角就僵化,不會更換。由此可見,雄性激素是長角的重要因素。如果長茸期注射少量雄性激素(丙酮睪丸素),能促進鹿茸的生長;若增大用量則能加速鹿茸的骨質(zhì)化。
鹿角是鹿特有的皮質(zhì)組織。鹿角每年都會骨化和脫落,然后長出新角(鹿茸)。公鹿出生后6-8個月,頭額部表皮開始膨起,長出骨尖,即為稚角(又稱毛桃)。稚角經(jīng)3-4個月長出不分叉的鹿茸,稱初生茸。初生茸到8月中旬開始骨化,停止生長。骨化的鹿茸稱老角,老角第二年的5月下旬至6月上旬從草樁上自動脫落。后又從草樁上重新長出鹿茸,經(jīng)一個月左右從主柱上分出一岔,直到8月中旬逐漸骨化,停止分岔和生長。分一岔的鹿茸稱為二杠。這老角到第二年清明前后的3月下旬至4月上旬又自動脫落,從草樁上重新長出鹿茸。鹿的自然生長總是循著長茸——老角——脫角——再長鹿茸這一規(guī)律,直至鹿體死亡。梅花鹿一般在第三年多長三岔,第四年以后為四岔,很少有長五岔的。從脫角的遲早看,年老的鹿角比年輕的要脫得早。鹿茸從花盤脫落起45-50天后即可開始收茸。自小滿前(5月中旬)開始至處暑前(8月中旬)進行鹿茸收獲工作。
飼養(yǎng)公鹿除用作配種外,主要目的在于生產(chǎn)鹿茸。對公鹿在長茸前期(1-3月)必須加強飼養(yǎng)管理促進鹿茸的生長,提高鹿茸的產(chǎn)量。公鹿每年4-8月中旬是長茸季節(jié)。在這個時期,公鹿性欲消退,新陳代謝旺盛,食量增加,體質(zhì)增強,要盡量增加配料,保證吃飽,多喂含蛋白質(zhì)豐富的飼料,促進鹿茸生長。此階段飼養(yǎng)好壞,直接影響鹿茸的產(chǎn)量和質(zhì)量。我省撫州地區(qū)實踐證明,在公鹿長茸期適量喂些米酒,可提高鹿茸產(chǎn)量。長茸期鹿圈要大,鹿群頭數(shù)要少,食槽要多,撥趕鹿群要緩,避免相互擠撞,碰破鹿茸。
當(dāng)鹿茸長到1厘米時,角盤仍未脫落(或一則脫落,一則未脫),出現(xiàn)頂盤長茸現(xiàn)象時,要用人工攀落角盤,以免造成鹿茸生長畸形。
公鹿長到l歲左右就能長出初生茸。初生茸細瘦不分岔,產(chǎn)量低。如果在初生茸剛長出一點紅時就鋸掉三分之二,能促進鹿茸的分岔,一般能分二岔,個別的還能分成三岔,達到提高鹿茸產(chǎn)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