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中文學名:
鵝掌柴拼音:é zhǎng chái 拉丁學名:Schefflera octophylla (Lour.) Harms別 稱:鴨母樹、鴨腳木 門:被子植物門綱:雙子葉植物綱 目:傘形目亞 目:科:五加科亞科:族:多蕊木族屬:鵝掌柴屬
形態(tài)特征

喬木或灌木,高2-15米,胸徑可達30厘米以上;小枝粗壯,干時有皺紋,幼時密生星狀短柔毛,不久毛漸脫稀。葉有小葉6-9,最多至11;葉柄長15-30厘米,疏生星狀短柔毛或無毛;小葉片紙質至革質,橢圓形、長圓狀橢圓形或倒卵狀橢圓形,稀橢圓狀披針形,長9-17厘米,寬3-5厘米,幼時密生星狀短柔毛,后毛漸脫落,除下面沿中脈和脈腋間外均無毛,或全部無毛,先端急尖或短漸尖,稀圓形,基部漸狹,楔形或鈍形,邊緣全緣,但在幼樹時常有鋸齒或羽狀分裂,側脈7-10對,下面微隆起,網(wǎng)脈不明顯;小葉柄長1.5-5厘米,中央的較長,兩側的較短,疏生星狀短柔毛至無毛。圓錐花序頂生,長20-30厘米,主軸和分枝幼時密生星狀短柔毛,后毛漸脫??;分枝斜生,有總狀排列的傘形花序幾個至十幾個,間或有單生花1-2;傘形花序有花10-15朵;總花梗纖細,長1-2厘米,有星狀短柔毛;花梗長4一5毫米,有星狀短柔毛;小苞片小,宿存;花白色;萼長約2.5毫米,幼時有星狀短柔毛,后變無毛,邊緣近全緣或有5-6小齒;花瓣5-6,開花時反曲,無毛;雄蕊5-6,比花瓣略長;子房5-7室,稀9-10室;花柱合生成粗短的柱狀;花盤平坦。果實球形,黑色,直徑約5毫米,有不明顯的棱;宿存花柱很粗短,長1毫米或稍短;柱頭頭狀。花期11-12月,果期12月。
生長習性

為熱帶、亞熱帶地區(qū)常綠闊葉林常見的植物,有時也生于陽坡上,海拔100~2100米。喜溫暖、濕潤、半陽環(huán)境。宜生于土質深厚肥沃的酸性土中,稍耐瘠薄。
鵝掌柴圖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