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中文學名:石莼拼音:shí chún 拉丁學名:Ulva lactuca L.別 稱:石被、紙菜、海萵苣、海白菜、綠菜、豬母菜、青菜婆、海菜、石菜、青苔菜、綸布、海菠菜、海條 門:綠藻門綱:蕨綱 目:石莼目亞 目:科:石莼科亞科:族:屬:石莼屬
形態(tài)特征

石莼幼藻黃綠色,逐漸長成藍綠色,片狀,高10-40cm。單生或2-3株叢生,藻體變異較大,有卵形、橢圓形、披針形及圓形等,邊緣皺褶稍呈波狀,膜質(zhì)。兩層細胞,厚約70μm,近基部厚約130-180μm,甚至可達500μm。藻體上有大小不等的孔,隨著藻體生長,幾個小孔可成為較大的孔,最后形成不規(guī)則的裂片。
生長習性

石莼基部以固著器固著于巖石上,生活于海岸潮間帶,生長在海灣內(nèi)中、低潮帶的巖石上。
藥用價值

石莼味甘,性平,無毒。具有利水消腫,軟堅化痰,清熱解毒之功效。用于水腫,頸淋巴結(jié)腫大,癭瘤,高血壓,喉炎,瘡癤,急、慢性腸胃炎,疳疾。
營養(yǎng)價值

石莼聚糖起到了與透明質(zhì)酸類似的作用,為角質(zhì) 層提供保濕功效,并調(diào)節(jié)角質(zhì)層的特性。石莼聚糖可以 鎖住水份,促進營養(yǎng)物質(zhì)的運輸。水份在維持肌膚的彈 性和干燥脫皮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硫酸軟骨素含有D-葡酸醛酸,類似石莼聚糖,軟骨素具有保濕、治愈、舒緩肌膚 并加強細胞外基質(zhì)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