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中文學(xué)名:
狼把草拼音:láng bǎ cǎo 拉丁學(xué)名:Bidens tripartita L. 別 稱:鬼叉、鬼針、鬼刺、夜叉頭 門:被子植物門綱:雙子葉植物綱 目:桔梗目亞 目:科:菊科亞科:族:向日葵族屬:鬼針草屬
形態(tài)特征

狼把草一年生草本。莖高20-150厘米,圓柱狀或具鈍棱而稍呈四方形,基部直徑2-7毫米,無毛,綠色或帶紫色,上部分枝或有時自基部分枝。葉對生,下部的較小,不分裂,邊緣具鋸齒,通常于花期枯萎,中部葉具柄,柄長0.8-2.5厘米,有狹翅;葉片無毛或下面有極稀疏的小硬毛,長4-13厘米,長橢圓狀披針形,不分裂(極少)或近基部淺裂成一對小裂片,通常3-5深裂,裂深幾達(dá)中肋,兩側(cè)裂片披針形至狹披針形,長3-7厘米,寬8-12毫米,頂生裂片較大,披針形或長橢圓狀披針形,長5-11厘米,寬1.5-3厘米,兩端漸狹,與側(cè)生裂片邊緣均具疏鋸齒,上部葉較小,披針形,三裂或不分裂。頭狀花序單生莖端及枝端,直徑1-3厘米,高1-1.5厘米,具較長的花序梗。
總苞盤狀,外層苞片5-9枚,條形或匙狀倒披針形,長1-3.5厘米,先端鈍,具緣毛,葉狀,內(nèi)層苞片長橢圓形或卵狀披針形,
長6-9毫米,膜質(zhì),褐色,有縱條紋,具透明或淡黃色的邊緣;托片條狀披針形,約與瘦果等長,背面有褐色條紋,邊緣透明。
無舌狀花,全為筒狀兩性花,花冠長4-5毫米,冠檐4裂?;ㄋ幓库g,頂端有橢圓形附器,花絲上部增寬。瘦果扁,
楔形或倒卵狀楔形,長6-11毫米,寬2-3毫米,邊緣有倒刺毛,頂端芒刺通常2枚,極少3-4枚,長2-4毫米,兩側(cè)有倒刺毛。
生長習(xí)性

狼把草生于路邊荒野及水邊濕地。
藥用價值

狼把草全草入藥,功效清熱解毒。
狼把草圖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