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年輕小夫妻的家,三居改一居,安放屋主的所有喜好!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3-22 15:57:43作者:未知
夏天快要到了,比起冬天來說,大家好像更喜歡在炎熱的夏天吃上一頓辣辣的火鍋,尤其是重慶地區(qū)的人們。在吃火鍋的時候,相信很多人都有一個必點菜,如毛肚、豬腦花一類的動物內(nèi)臟。那么,火鍋菜中的黃喉是什么部位呢?又要煮多久呢?看這里!
黃喉是什么部位
黃喉是豬、牛等家畜的大血管。黃喉是火鍋中的一種食物,一般為豬、牛的主動脈,又稱為“心管”,常被誤解為食管或氣管,但實際不是的。
在火鍋菜肴中又分為發(fā)制黃喉和鮮黃喉,在火鍋中重要的特點就是爽脆。黃喉除了用于涮火鍋之外,也有作為木耳炒黃喉之用。除此之外,在貴州菜中,有“宮爆黃喉”這道菜。
黃喉雖然帶一個“喉”字,實際上和喉沒有任何關(guān)系。黃喉的學名叫主動脈弓,即心室出來的大動脈血管,左心室出來的動脈血管較厚,右心室出來的動脈血管較薄,都可用黃喉來涮燙。
豬黃喉的長度約有60-70厘米,牛黃喉至少1米以上。人們最常吃的黃喉是屬于豬體內(nèi)血管的一部分,主要成分是平滑肌,屬蛋白質(zhì),比起肝、胃等內(nèi)臟營養(yǎng)價值高一些。
火鍋涮燙菜品中,牛黃喉較厚,口感比豬黃喉口感更好。但牛黃喉處理起來較為麻煩,如果處理不好,口感很綿、嚼不動,不過專業(yè)吃貨很多都愛吃牛黃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