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年輕小夫妻的家,三居改一居,安放屋主的所有喜好!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5-26 15:49:42作者:未知
1、劉艷華是地道東莞人,人稱“華姨”。上世紀70年代,華姨剛剛滿20歲,就到“崗貝飲食店”合作社上班。
2、華姨說,當(dāng)年人們的生活水平還比較低,普普通通的燒鵝已經(jīng)算得上是那個年代的“高端”美食。
3、當(dāng)時,大眾一個月工資是20多至40多元,吃上一碗燒鵝瀨粉需要二兩糧票和2角錢,而一碗凈瀨粉只需要二兩糧票和八分錢,還可以按照自己口味喜好選擇是否加燒鵝汁,所以更多人選擇吃凈瀨粉。
4、而市面上會做燒鵝的人也不多。華姨分析,主要原因還是做燒鵝太辛苦。剛開始學(xué)著做燒鵝時,華姨連鵝都要親自去抓,有時候追著鵝能追出滿頭大汗。而且都是半夜起床劏鵝。
5、處理好鵝,調(diào)配燒鵝配料,再用生柴燒火做燒鵝,燒鵝的過程也全程需要人工翻轉(zhuǎn),就連燒火用的柴也要自己提前劈好,曬干備用。
6、搭配燒鵝的瀨粉也要同步完成,為了保證瀨粉的新鮮,還要做到每天新鮮“瀨”制?;叵肫饋?,華姨說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堅持下來的,好像當(dāng)時每天精力特別充沛,幾乎都沒怎么睡覺和休息,總有忙不完的工作。63歲的華姨和她研發(fā)的燒鵝,背后的餐牌從上世紀90年代一直沿用至今。
7、也正是在那個精力特別充沛的時期,激發(fā)了華姨研發(fā)燒鵝配料的熱情。沒有人教,自己就全憑摸索和經(jīng)驗積累,一點點調(diào)味道,直到達到滿意的那個味道為止,這個40年前就調(diào)配好的燒鵝配方一直保留和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