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年輕小夫妻的家,三居改一居,安放屋主的所有喜好!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5-27 15:55:16作者:未知
1、給予孩子足夠的理解與尊重。當孩子有了自我意識,想要擺脫父母的束縛時,就給孩子足夠的成長空間,只要不觸碰底線,就放手讓孩子去做。做錯了,先讓他自己找原因,不罵,更不挖苦,諷刺,嘲笑。理解與尊重孩子,孩子才會與你靠近,才能拉近與青春期孩子的距離。很多家長批評教訓自己的孩子時,只顧自己解氣,罵得孩子尊嚴碎了一地,心也碎了一地,你是解氣了,但孩子也離你越來越遠了。
2、充滿智慧地夸獎與贊美孩子。良言一句三冬暖,誰都愛聽夸獎的話,青春期的孩子更是如此。把夸贊孩子當成日常,眼里總能看到孩子的優(yōu)點,親子關系很融洽。說到贊美孩子,它的作用簡直很神奇,會讓孩子自信心爆棚,中學生最缺的就是自信。孩子的自信來自哪里,父母!別總是在孩子面前高高在上,應該是恰恰相反,父母矮化自己,讓孩子高大起來,存在感強起來。至于怎么矮化自己,每個父母都應有自己的做法。與孩子平等,孩子會去尊重你,孩子就不會對你發(fā)脾氣;告訴孩子:你比爸爸媽媽優(yōu)秀,孩子會感激你,因為你給予了孩子最需要的東西:自尊、自信和尊嚴。
3、把孩子的每一次犯錯,都當成是增進與孩子感情的大好機會。面對犯錯的孩子,家長的理性、冷靜,能夠教給孩子很多處世之道,更能有助于孩子問題的解決。其實,青春期孩子犯得很多錯,他們自己是完全知道的,他們明白本不應該那樣做,但卻做了。這時打罵有作用嗎?只會適得其反!因為孩子知道自己錯了!不如冷靜下來,讓孩子說出原因,如果孩子不說,而且問題涉及底線,父母可以冷處理,緩兩天再一起面對。每一次孩子犯錯,對于父母就是一次危機應對,最簡單粗暴的方式最沒有效果,智慧父母要有策略,有包容心和耐心。
4、別把學習和成績當成是孩子存在的一切。我們有些父母,眼里只有孩子的學習,但孩子眼里偏偏沒有學習。別怪孩子,問題出在父母身上。為何我前面提到的那個考入復旦的孩子,學習會特別自覺?因為他的父母淡化孩子的成績,不把焦慮感傳遞給孩子,更不會和其他孩子比較,他們經(jīng)常告訴孩子:學習是有意義,有趣的事。他們關注孩子的學習過程,也樂于傾聽學習之外的事,久而久之,孩子就有了正確的學習觀,那種不說學習母慈子孝,一說學習雞飛狗跳的狀況不會發(fā)生。一旦父母眼里只有學習,孩子就會認為在父母眼里,自己就是個學習機器,就是為他們拿分數(shù)的人,這必然會讓孩子非常悲傷,對學習的抵觸在所難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