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年輕小夫妻的家,三居改一居,安放屋主的所有喜好!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6-11 09:57:00作者:佚名
春蠶是勤勞、敬業(yè)、智慧之人的象征,在詩歌和文學(xué)作品中也用春蠶形容教師等樂于奉獻的人。唐代詩人李商隱的一句“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他把春蠶的執(zhí)著、堅貞、奉獻精神體現(xiàn)到了極至,成為千古傳唱的佳句。
春蠶的字面意思就是春天里養(yǎng)的蠶兒,是一種軟體生物,小時候是黑黑的,長大了就變成了白色或者白綠色,它們是吃桑葉長大的,且不能碰水,等到它們到了成年階段,就會吐絲把自己裹起來,最終破繭而出,繼續(xù)繁衍下一代。
古人們早就看到了春蠶這些美好的品質(zhì),于是他們的詩中也少不了春蠶的影子。最出名的就是李商隱的“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寫出了春蠶只有死了才會停止下做貢獻,而他的思戀就像春蠶的絲一樣,只有死了才會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