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年輕小夫妻的家,三居改一居,安放屋主的所有喜好!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6-11 11:18:39作者:未知
地球上儲存碳元素最多的地方是巖石圈,海水里的碳酸根離子可以形成一類叫碳酸鹽巖的巖石,海水中的碳元素以巖石的形式固定下來進(jìn)入巖石圈,成為巖石圈的重要組成部分。巖石圈是由巖石組成的,包括地殼和上地幔頂部。
要理解巖石圈的概念,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地殼和上地幔?進(jìn)而了解巖石在地殼和上地幔中是如何分布的?地球是一個半徑有6370多公里的橢球體,它從表面向地心可以分為地殼、地幔和地核三部分。地殼是地球的最表層,由于地球表面有陸地和海洋,因此,又有大陸地殼和大洋地殼之分。大陸地殼一般厚度為33-35公里,最厚地區(qū)大約為50-70公里。中國青藏高原是世界上地殼厚度最大的地區(qū)之一,平均厚度可以達(dá)到70公里。
大陸地殼通常分為三層,由三種不同成分的巖石組成。最上面是沉積巖層,向下依次是花崗巖層和玄武巖層;大洋殼的厚度很小,平均僅為6-8公里;大洋地殼最上面是很薄的海底沉積物,向下是玄武巖,在海底形成的玄武巖由于海水的作用,巖石被塑造成一個接一個排列的“枕頭”,地質(zhì)學(xué)家把這種玄武巖叫做“枕狀熔巖”,這是在大陸玄武巖中見不到的一種地質(zhì)現(xiàn)象。深海鉆探和地震研究發(fā)現(xiàn),洋殼玄武巖下面還發(fā)育有巖墻狀的輝長巖和輝綠巖,以及由超鎂鐵質(zhì)巖石蝕變形成的蛇紋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