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年輕小夫妻的家,三居改一居,安放屋主的所有喜好!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6-14 19:10:22作者:未知
2020年,正杰開啟了一個人的獨居生活。這一年,讓家從“家徒四壁”到“滿滿當當”,從剛搬進來的冷清,被朋友笑稱樣板房,到現(xiàn)在慢慢有了生活的氣息,逐漸往自己理想房子的方向靠近。
一個人的狂歡,一個人的夜晚,一個人的飯菜,一個人的晚安。一個人住,到底是自由還是孤獨?
正杰給出了答案:獨居的樂趣就在于解鎖各種生活的可能性。獨居的一年來,他都在努力填充自己的小家,生活是自己的,在屬于自己的空間里,就應該放喜歡的東西,做喜歡的事。
01
用家具軟裝,
把客廳改造成摩登復古風
正杰家是精裝房,為了不讓客廳看起來像樣板間,他便通過添置軟裝和家具來改造。
在談到家的裝修風格上,正杰認為他家主要往復古這個大方向走,但沒有明確的風格,你可以說是有著美式的懷舊浪漫,也可以說是日系的雜貨感。對他來說,不被標簽定義的風格才是屬于自己的風格。
對于家具擺放,他注重“精心布置的漫不經(jīng)心”這一原則,看起來隨意但卻又和諧舒服,同時還很靈活,可以根據(jù)心情來改變家具和物件擺放的位置,把家做成一個百變的“百寶箱”。
在選擇大件家具上,正杰喜歡買同風格不同款。同一系列的家具看起來有點像展廳,會讓人覺得很呆板,沒有生活氣息。但是如果是不同調(diào)性的家具組合在一起,就有種漫不經(jīng)心的感覺。所以他盡可能選擇高低錯落、不同材質(zhì)和結構的家具,讓家里顯得更富有生氣。
客廳的墻壁,正杰選擇用暖白色大面積鋪色,再用深棕色的家具來作為客廳的暗部,一方面耐臟,另一方面利用軟裝來控制暗部面積的使用。
作為色彩的過渡部分,正杰選用了姜黃色、卡其色這些偏暖的中間色,這樣整體的暗色就不會給人一種壓抑感。同時,正杰在家里點綴了一些墨綠色的小物件,這樣能夠打破大面積的暖深色,頗有點“俏皮”的感覺。
客廳是正杰最常變動的地方,每次看膩了一些東西,都會先從客廳入手開始調(diào)整,會時常調(diào)整家具的位置,也會更換一些軟裝小物件,總之怎么喜歡怎么來。
02
用小成本,
打造陽臺小酒吧
因為獨居,正杰就經(jīng)常請朋友來家里做客,偶爾小酌一杯,于是他把家里的轉(zhuǎn)角陽臺改造成了“家庭酒吧”。
北陽臺的酒柜背后原本是一面墻,開發(fā)商原本想在這里放置洗衣機,但是正杰家的陽臺很小,放置洗衣機可能會影響動線,在他看到陽臺的落地窗后,一個“家庭版的mini酒吧”的想法就在他腦海里誕生了。
正杰在“酒吧”區(qū)域放置了一個自己制作的雜志架,把原本的雜志書換成了有年代感的黑膠唱片,加上燈帶和絲絨窗簾,為這個小酒吧增添了復古的味道。
正杰認為這個小酒吧不僅濃縮了自己的生活方式,還詮釋了屬于他自己的儀式感。獨處時候的他既是演員,又是觀眾,“酒吧”也就成為了他自娛自樂的舞臺。
03
把客房騰空,
搭建一個家庭影音室
僅有客廳的電視怎么會過癮,于是他買了一個投影儀,但似乎還少了點感覺,于是他便在家里搭了一個影音室。把原本閑置的客房騰空了出來,這就有了一面空的大白墻可以用來投影。
他認為,一個人在家看電影最重要的就是氛圍感,于是往私人影院的方向去改造。風格上延續(xù)了家里主調(diào)——輕復古風,為了更加沉浸到電影里,正杰就把沙發(fā)移到靠邊的位置,在房間中間鋪上地毯,放上坐墊抱枕,再擺置一些小物件和綠植,整個氛圍感就出來了。
光也是塑造氛圍的重要因素。所以正杰就加了一個落地燈,也把星球燈放到了影音室,新?lián)Q了幾個蠟燭,這樣夜晚看電影的時候,蠟燭和星球燈這些弱光將光源鋪開,讓整個空間更顯浪漫氣氛。
在封閉的空間里被滿墻的影像包圍,這沉浸式的觀影體驗甚至超越了電影院。每天最期待的事,就是倒杯酒,點上香薰,躺在地毯上看電影,“果然,電影最配的還是香薰和酒?!彼f,因為這是視覺、聽覺、嗅覺和味覺的四重體驗。
04
男孩子的工作室,
是整潔又舒服的
男生工作室的桌面是雜亂?無趣?都不是,正杰的桌面是整潔又高效的。對此他總結了兩點:符合個人使用習慣的布局和合理的收納空間。
好的布局能讓工作更加順手,所有東西的位置都是觸手可及的,這樣既方便使用,又可以讓桌面保持整潔。收納也是很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正杰會準備各種各樣的收納包,有大有小,以方便不同種類的配件放在一起。
簡單的工作室也需要一些好物點綴。為了避免長時間的枯燥,正杰擺置了些許好物來增加舒適度和儀式感,感覺宅家工作的幸福感瞬間加滿了。
正杰說,小時候在柯南中看到一個機械的翻頁時鐘出現(xiàn)過,對它的印象特別深刻,一直很想擁有。后來逛街的時候看到了同款,就馬上入了它。
“愛上它,不僅僅是顏值?!彼f,還有安靜的時候聽到它齒輪的轉(zhuǎn)動聲,會給他一種感官刺激,這種刺激似乎能讓人感受到時間的存在,工作時有它在身邊,似乎每一刻都變得有價值了,是一種很奇妙的感覺。
對于書桌的好物,正杰是這樣定義的:好的物件只有適合自己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價值,只有契合自己的生活習慣才能為自己帶來幸福感。
05
提升居家氛圍感,
巧用小物件
“朋友讓我不要商品化的擺件,而是要增加家的感覺。”正杰說這是朋友對他家的評價。所以為了讓家里更溫暖,正杰拉長了軟裝的周期,他認為最好的軟裝就是自己的生活痕跡。
正杰很喜歡綠植、擺件、裝飾畫、抱枕毯子這些小東西,所以出去旅游的時候都會去購買,他說:“這些也成為了我糾錯的道具,在沉悶或者比較空的地方增加了靈動性。”
這一年,他慢慢添置了一些和自己有關聯(lián)和淵源的物件,為家里增添了許多生活氣息。大衛(wèi)在這個家看起來很突兀吧?其實不是的,正杰說這有個小故事:小學學畫畫,畫的第一個石膏頭像就是大衛(wèi),也有人說我長得像大衛(wèi),于是家里就有了大衛(wèi)像。
電視柜邊上一直有個空缺的位置,于是正杰就放置了宜家玻璃柜,起到美觀的同時,也能收納各種杯子、香薰、蠟燭和各種小物件。
柜子的白玻璃是高透的,不會泛綠光。柜子的隔板也做了玻璃的設計。透明的玻璃不會讓物品顯得擁擠,也能給家里增添了一些氣氛。
入住一年多,正杰家里的格局、物件位置、擺放形式也在不斷改變,他認為隨著這些變化的新鮮感,會讓獨居的家里看起來更充滿活力。正杰認為把時間浪費在這些“毫無意義”、“華而不實”但又美好的事物上,是生活莫大的幸福。
一個人住、一個人吃、一個人可以隨心所欲布置專屬于自己的小空間,或許就是這種自在輕松的感覺,是其他任何成就都無法替代的。
作者& 排版| 白白
本文系原創(chuàng)稿件,所有圖片均 獲@王正杰授權,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zhuǎn)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