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年輕小夫妻的家,三居改一居,安放屋主的所有喜好!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6-19 09:15:56作者:佚名
1、客觀深入進(jìn)行孩子的心理分析。孩子犯錯誤后,常帶有消極心理定勢,對家長常存有疑懼戒備心理,如果家長只是一個勁地打罵懲罰,可能導(dǎo)致孩子不但不能認(rèn)識自己的錯誤,而且加劇父子間的對立情緒。這時候,家長首先要壓住心頭的火,冷靜處理,對事情要做全面客觀的調(diào)查,聽取孩子的自訴,并允許他進(jìn)行申辯。這樣不僅利于家長全面掌握客觀情況,同時也有利于孩子消除疑懼心理和對立情緒。
2、集中解決一個問題。當(dāng)你確定要糾正孩子不良行為的目標(biāo)之后,也許會覺得他的毛病可真多,恨不得全部解決完,但必須控制急躁情緒。集中精力在一定時間內(nèi)解決一個問題,等這問題解決了,再轉(zhuǎn)移到其他問題,這樣的效果會好一些。
3、全家一致,說到做到。要想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為,取得成效,必須做到全家一致,說一不二,對孩子提出合理的要求要堅(jiān)持到底。如果在糾正不良行為過程中,看見孩子哭鬧撒嬌就退縮,孩子就會很快掌握你的弱點(diǎn)。說話不算數(shù)的父母在孩子心目中是沒有威信的,孩子也不會重視你的要求,他們只知道又哭又鬧地抵抗一陣子,父母就會讓步。所以父母一旦采取合理的措施就不能半途而廢,否則下一個問題就無法實(shí)現(xiàn)。